引吭向层霄,声闻期在耳。
鼓吻意岂疏,知音何已矣。
安得九皋同,流响入万里。

【注释】

潘叔治:人名,唐代诗人。叔治:字叔治。刘道士:即刘道玄。薛稷:唐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六鹤图:指薛稷所画《六鹤图》的六幅画作。每幅画作都画有一只展翅高飞的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潘叔治对友人刘道玄的一幅画题诗。此篇是第一首。前两句写画中之鹤:啄食、仰天、鼓翼欲飞,声入云端,令人神往;第三句写画外之人:虽知音者甚稀,但诗人仍怀有“和鸣”之愿;末句写画外之意:虽知音难遇,但希望其能与自己共享艺术之乐。

诗的首句“引吭向层霄”,是说这六只鹤在云间翱翔、高歌。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六只鹤比作六颗明星,使它们显得光彩夺目、引人注目。第二句“声闻期在耳”,则是指这六只鹤的歌声将传遍大地,让人心旷神怡。

三、四句“鼓吻意岂疏,知音何已矣”,是诗人对画中之鹤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鼓吻”指的是画中的六只鹤振翅欲飞,昂首向天,仿佛在向人们报喜。而“声闻期在耳”则是说这六只鹤的歌声将传遍大地,让人心旷神怡。诗人认为,画中之鹤之所以能引起自己的共鸣,是因为画中之鹤正是自己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五、六两句“安得九皋同,流响入万里”,是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之情。在这里,“九皋”指的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九重山冈之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和知音一起生活在九重山冈之上,那么彼此间的艺术交流就会更加畅快如意了。然而,现实中往往很难遇到知音,因此诗人发出了无奈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之鹤的形象以及与之共鸣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