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面水不动,傍分龙鳞激。
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
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觌。
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

道次灵井

井面水不动,傍分龙鳞激。

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

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觌。

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

【注释】
①道次:经过,此处指路过某地。
②龙鳞激:形容井水像龙的鳞甲一样闪烁。
③泉气:泉水的气息。
④的皪:明亮的光芒。
⑤深苔:深深的绿苔。
⑥旱岁:干旱的年份。
⑦弹弦:弹奏琴弦,这里泛指祭祀活动。
⑧灵觋:古代对巫术、神鬼活动的称呼。

【赏析】
《道次灵井》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一地名,并在此停留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神灵的敬仰之情。

首句“井面水不动”,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古人对水井的敬畏之情。接着,“傍分龙鳞激”形象地描述了井水的流动,仿佛龙鳞般闪闪发光,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下来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井水的美丽景象:“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这里的“泉气时生沤”指的是泉水中气泡的形成,而“上涌光的皪”则是指泉水上升时发出的明亮光芒。这些景象既生动又美丽,令人陶醉。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描写周围环境:“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觌。”这里用“深苔翠”来形容石底上的青苔颜色翠绿如染,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石底清可觌”则是指石底清晰可见,让人能够看到其本质。这两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人文历史:“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这里的“旱岁”指的是干旱的年份,而“弹弦属灵觋”则是说在干旱的年份里,人们有时会到这个地方祭祀神灵,并弹奏琴弦来祈求神灵的保佑。这两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人文历史的深刻反思,成功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画面,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层次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