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
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
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
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
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
忧心日自劳,霜发应满鬓。
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
贫难久待乏,薄禄藉沾润。
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
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
这首诗由欧阳修所作,是他在滁州时写给曾巩的一封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客从淮上而来,是为了问候老朋友的信)
- 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 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
- 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
- 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
- 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
- 忧心日自劳,霜发应满鬓。
- 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
- 贫难久待乏,薄禄藉沾润。
- 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
- 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
译文:
客从淮上而来,是为了问候老朋友的信。我拿着他带来的信件,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他给我的诗句。我很高兴能够收到他的来信,这让我减少了我的吝啬。他给我的新诗歌并没有寄来给我看,但我却能看到你写的诗。以前你能像我一样,现在却做不到。难道只有我有机会看到你的诗吗?南方的天气一年到头都很热,蝗虫和饥荒接连不断。我每天都在为这些事情而忧虑,所以头发已经白了。我知道你想要回家,所以我每天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你。我在贫困中生活,没有足够的积蓄,但我还是想得到这些。虽然我是个小官,但我也愿意努力工作,为了自己的前途。我们相互看着对方,却没能真正相见。一整天都在像抱着一个病痛一样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滁州时写给曾巩的信中的一部分。信中,欧阳修通过询问曾巩是否收到了自己的信,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理解:“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他认为,真正的友情不在于互相赠送诗词,而在于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曾巩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自然,读来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无论是对于友情的描写,还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都是非常值得赞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