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堑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注释】
秦莫恃栈阁:栈阁,指秦朝的险要地势。
吴莫恃堑江:堑江,指吴地的江防要塞。
不能恃以德:恃,倚仗;以德,靠道德。
二国竟亦降:二国,指秦、吴。竞,竞然,竟然;降,投降,被打败。
迩来屡兴废:迩来,近来;兴废,起用或废除。
由险轻万邦:由险,指险恶的地势;轻,轻视。万邦,指诸侯各国。
谁知荒凉城:荒凉,指荒芜破败。
空存如刳腔:刳腔,挖空胸腔;比喻被摧毁。
我今经其下:经,经过;指经过金陵(今南京)脚下。
吊古语愧哤:吊,凭吊;哤,同“抆”,擦拭眼泪的动作。吊古,凭吊古迹;惭愧,因为自己凭吊古迹而感到羞愧。
嗟哉石头潮:嗟哉,唉呀声词,表示叹息;石头潮,指长江中流的石钟山。
助怒常舂撞:助,助长;舂撞,捣毁撞击。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议论,后三句抒情。议论部分,先指出秦吴两国不应凭借险要地势,然后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抒情部分,抒发诗人凭吊古迹时的感慨之情。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一、结构严谨,前后照应。第二、议论和抒情结合紧密,有感而发。第三、语言质朴自然。
金陵怀古
金陵,即今南京市。这首诗是李白对南朝陈、隋两代灭亡的感慨之作。
第一句“秦莫恃栈阁”意谓秦朝没有依靠险峻的地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栈阁”,指险峻的山川形势。这里借指地势险要之地。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依山就势,沿黄河修筑,东起辽宁西部,西至甘肃东部,蜿蜒万里,为历代防御外族入侵所依赖的重要边防工程。但后来由于秦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加上暴政残酷,民怨沸腾,导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秦朝灭亡。所以这句诗说:“秦莫恃栈阁”,意为秦朝没有依靠险峻的地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第二句“吴莫恃堑江”意思是,吴国没有依靠江防要塞来进行防守。堑江,指修建江防要塞。吴国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平,易受敌人攻击。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吴国在长江沿线修筑了数不清的城堡和工事(包括堑江)。但后来由于吴国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加上暴政残酷,民怨沸腾,导致吴国灭亡。所以这句诗说:“吴莫恃堑江”,意为吴国没有依靠江防要塞来进行防守。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秦朝和吴国都不应该凭借险要地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如果这样做,就会遭到灭亡的命运。因此,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实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否则就会像秦朝和吴国那样被人民推翻。
第三、四句是议论部分的过渡和深化,进一步分析秦吴失败的原因。前一句“不能恃以德”意思是说,仅仅依靠德行是不能保住国家的。“以德”,指施行仁政。“二国竟亦降”意思是秦朝和吴国最终都被打败并投降。“竟”,终于的意思。
“迩来屡兴废”意思是说,从近来看,这些朝代都是不断更迭兴衰的。“迩来”,近来;“兴废”,兴亡、盛衰。“由险轻万邦”意思是说,这些朝代都依靠险要地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由险”,指依托险要地势;“轻”,轻视;“万邦”,指诸侯各国。“由险轻万邦”意思是说,他们只是依靠险要地势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却轻视百姓的疾苦。
最后四句是抒情部分,抒发诗人凭吊古迹时的感慨之情。“谁知荒凉城”意思是说,谁想到这座古城已经变得荒凉破败了呢?“谁知”,意思是哪里知道;“荒凉城”,指荒废的城池。“空存如刳腔”意思是说,这座古城现在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躯壳而已。“刳腔”,指掏空胸腔;比喻被摧毁。
“我今经其下”意思是说我今天经过这座古城下面。“经”,通过;“其下”,指古城遗址。“吊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语愧”意思是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凭吊古迹而感到羞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规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与不满。诗人通过对秦朝和吴国的兴衰史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以及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身世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