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
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
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
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注释:
因目痛作诗。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属浙江)人,唐代著名诗人,为“贞元、元和间的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之一。他一生贫困潦倒,曾因生活困难而借高利贷度日。他为人耿直,不阿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他与刘禹锡同时而稍后,二人交谊甚笃,经常相互唱和,同为中唐杰出诗人。张籍,字文昌,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贾岛齐名。他的诗以乐府诗最著名,多写战争离乱和个人哀伤,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议论。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赏析:
首联两句,是说诗人已穷得连买药的钱都没有了。孟郊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但他还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颔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虽然有一颗敏锐的眼睛,却因为贫穷而无法看清世界的美好;他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却因为贫穷而听不到世间的喧嚣。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颈联两句,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看法。他认为人的好恶是天生的,不能改变;而人的青白色也是天生的,不能改变。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看法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是诗人对自己儿子的期望。他希望儿子能够读书识字,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厚望。同时,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