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
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
今复振霜屦,还山远莫留。
我咏阮公诗,物靡必沉浮。
谁云西海鱼,夜飞东海头。
世人嗟识昧,岂是滞林丘。
【注释】
①洛阳陌:洛阳城。②南徐州:指南朝宋时的南徐州,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③倏去二十秋:形容时间很短。④振霜屦:指穿着用草裹着的鞋子。⑤我咏阮公诗:指晋代文学家阮籍的《咏怀诗》。物靡必沉浮:世间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⑥西海鱼:指神话中西海龙王的小儿子。《搜神记》卷十六:“东海度朔山有龙王,名敖。生二子,一曰延年,次曰羡门。……后龙伯离失妻殷温娇,请聘龟蒙,求为女妇,蒙曰:‘吾与女期,自可尔耳。’……后伯离死,葬于海曲。其妻思归感恸,乃绝食死,积年岁余,海岸变尽。”⑦滞林丘: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人。⑧“我”句:指阮籍的《咏怀诗》中的句子:“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渚,翔鸟鸣北林。彷徨将何见,川路复改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观禅师归隐静寺时写的一首古风诗。
首联“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写观禅师初次来到自己这里,又再次来到这里。洛阳,古都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徐州,指南朝宋的南徐州,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两句写出了观禅师两次来到自己这里的时间,也表达了对观禅师的欢迎之情。
颔联“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意思是说,观禅师来了又去,来去匆匆,转眼间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两句表达了观禅师的频繁往来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颈联“今复振霜屦,还山远莫留”中的“还山”是指回到自己的山中道场。这句的意思是说,观禅师又回来了,但他要走了,不能再留他了。这是诗人对观禅师的一种无奈的心情的表现。
尾联“我咏阮公诗,物靡必沉浮”中的“阮公”指的是晋代文学家阮籍,他的诗中有“穷途多所忧”的句子。这句的意思是说,观禅师的来访让我想起了阮籍的诗句,世间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这里的“物靡”是指世间的事情,“必沉浮”则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
全诗通过对观禅师来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观禅师到来的欢迎之情,也有因为观禅师频繁往来而带来的烦恼和困扰,更有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