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溪去欲远,磊砢忽碍行。
旁临侧身险,下忽寒流声。
幽客惯来往,同此猿鸟情。

【注释】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垂涧藤:模仿水西寺东峰亭上所咏的《垂涧藤》。拟,模仿,仿效。

缘溪(yun xī)去欲远:沿着溪边走想走得更远一些。缘,沿。溪,流水。

磊砢(lěi kē)忽碍行:石头垒叠、参差错落的样子。磊珂,石积重叠貌。阻,碍。

旁临侧身险:旁边是陡峻的山崖,使人感到危险。侧身,傍着。

下忽寒流声:下面传来了寒冷的水流的声音。忽,突然。

幽客惯来往:幽深的山谷中的人经常来来往往。幽客,幽静偏僻的客人。

同此猿鸟情:和猿鸟一样自在。猿鸟之情:指猿鸟栖息自由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描写垂涧藤的时候,巧妙地将垂涧藤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使景色显得更加生动形象。首两句写溪边的垂涧藤。“缘溪去欲远”,意思是说沿着溪流走去,想要走得更远一些。这里既写出了垂涧藤的生长环境,也表现了诗人游赏的兴味。“磊磥忽碍行”,形容垂涧藤生长得又高又密,好像阻碍了行人的通行。这两句话,既写出了垂涧藤的形态,也暗示出诗人游赏的心情。

中间四句写山中的幽景。“旁临侧身险”是说山崖陡峭,让人感到危险。“下忽寒流声”则是说下面传来了寒冷的水流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两句既写出了山中幽景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而“幽客惯来往”一句,更是点破了诗人的身份。他是幽静偏僻的客人,所以才能如此自如地出入于这幽静僻远的地方。

最后两句写山中猿鸟的情景。“同此猿鸟情”,意思是说这里的猿鸟都像自己一样自由自在。这既是对前文“同此猿鸟情”的一种补充,也进一步突出了垂涧藤的生机勃勃。全诗通过对垂涧藤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以垂涧藤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