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本诗为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所作,其内容主要表达了对于一位贤德妇人的哀悼及对其德行的赞美。现逐句进行解释如下:
- 当时丈人殁
- 丈人: 在古代中国,丈人是对于年长男性的尊称,这里指的是欧阳郡太君的父亲。
- 殁: 意为去世,是对已故之人的一种正式称谓。
- 虽少守孤儿
- 少: 指年幼或年纪小。
- 守: 守护、照料。
- 孤儿: 失去双亲的孩子,此处特指欧阳郡太君失去了父亲,成为孤儿。
- 以及成名誉
- 以及: 表示并列关系,意味着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它的成就和声誉。
- 成: 取得,获得。
- 名誉: 好的名声,在这里特指通过自己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评价。
- 何尝厌藿藜
- 何尝: 表示不曾、从不。
- 厌: 满足,厌倦。
- 藿藜: 藿是一种植物叶子,藜是一种植物的茎,合起来常用来比喻贫瘠之地的食物。这里用来象征清苦的生活或者简朴的生活态度。
- 暮年终飨福
- 终: 最终,这里指的是晚年。
- 飨: 享受,享用。
- 福: 幸福、福气,指晚年时的幸福生活。
- 阴骘不应欺
- 阴骘: 阴德或阴功,通常指默默无闻但有长远影响的善行。
- 不应欺: 不应该受到欺骗或忽视,强调这些德行的重要性与持久性。
-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 莫使: 不要让。
- 碧江: 清澈的江水,这里可能象征着清明的水一样的性格和行为。
- 陶母碑: 据传是陶渊明的母亲的碑文,用以纪念她对陶渊明的影响和教育,这里用来比喻高尚品德的传承。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欧阳郡太君一生的回顾和对她德行的高度赞誉。通过对她的早年经历、成就、晚年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她品德的赞扬,诗人展现了对这位女性的深切敬意。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梅尧臣对美德传承的重视,鼓励人们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仍然保持高尚的品质,并期望这些品质能够得到后世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