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后。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支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诗人被贬永州时。诗的起首四句,以白日落、明月随、流光徘徊上高柳三句,点明时间是七月十六日赴庾直,并交代了地点是永州。这四句是全诗的纲领。“流光”两句,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流光的情态,形象地描绘出流光的动态美。接下来四句,写自己马旁的仆从和仆从倦怠的情状,以及自己的思妇之情。最后六句,写自己思念妻子的心情。全诗语言平易浅显,但意蕴深厚。

【答案】

译文:

白日落在前面,明月跟着在我身后,流光似乎很有情,徘徊在高大的柳树上。高柳对着寝殿,风影乱扰疏窗。我

的马就躺在它的旁边,我的仆人疲倦到支着肘。寂寞的重门紧闭,独自思念家中的妻子。乳下的两个小孩子,夜夜啼

叫向母亲。询问父亲边塞的情况,天性已经见厚。不嗟叹羁旅的孤独,不愧对栖息的小鸟。内有儿子相忆,外有月亮相守

。何似长征的人,听着沙尘中的刁斗声。赏析:

此诗为怀人之作,抒写了诗人被贬永州时孤寂凄凉的情怀。

起句开门见山,直接抒情。诗人用“白日落前”与“明月后”的对比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时间的流转,表现了诗人

内心的愁苦之情,同时,也烘托出环境的凄清。

中间四句,诗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实及虚,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流光的

情态,生动地描绘出流光的动态美。诗人看到流光的流动,便想到人的漂泊。他看到流光在高大的柳树上徘徊不定,便感

慨自己的马也像流光一样,在马旁徘徊不定;他又看到仆人倦怠到支着肘,便想到自己远行的辛苦,也像仆从一般,疲

惫不堪;最后看到自己思妇之情,便感到寂寞空虚,于是又想到自己远行的妻子。

最后六句,诗人由己及人、由内及外,抒发了诗人思念妻子之情。诗人以拟人化手法,把妻子比作乳下的小孩,把月比作

栖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此诗一改前诗沉雄悲壮的风格,而以平淡的语言、浅近的形式来抒写深沉的感情。这种变化,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

是他长期谪居永州,饱经磨难的结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