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注释】

①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是作者应友人原甫的邀请,同写六月八日早晨的小雨的诗。

②侵晓:破晓时分。

③忽飞雨:忽然间下起雨来。

④飒然户庭凉:飒然,形容风声或声音清越。户庭,庭院。飒然而至,使人感觉十分凉爽。

⑤滴阶:雨水从台阶上流下来的声音。

⑥濯树:树木在雨中被洗涤,显得格外翠绿。

⑦吹烛焰闪闪:风吹蜡烛发出的光芒闪烁不定。

⑧鸣鸡湿昂昂:鸡啼时,水珠溅到身上,使人感到湿淋淋的。

⑨稍已便衣冠:稍微整理一下衣服和头巾。

⑩喜气眉宇翔:喜悦之情溢于眉宇之间。

⑪安然如涸鱼:像干涸了的鱼一样安静地躺着。

⑫吁沫久已望:呼出的水汽长久地在空中飘荡。

⑬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自己的衣帽已经很干净了,还想念什么沧浪之水吗?沧浪之水,即沧浪之渊,指代污浊的水,也暗讽世道污浊。

【赏析】
此诗写六月八日晨雨的景象及诗人的感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侵晓忽飞雨”,点明时间,交代出天气变化的原因——下雨。第二、三句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清晨雨景。“飒然”二字,把风声拟人化,形象而生动,给人以清新之感。“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则写出雨打阶石与树头,使空气变得清新,令人感到舒畅。
四、五两句写雨后景象。“吹烛焰闪闪”,形容烛光摇曳不定,似因风大而摇动;“鸣鸡湿昂昂”,鸡叫声中夹杂着水珠的溅落之声,使人觉得湿淋淋的,更显出雨后的清新。这两句虽为描写,但用意在于烘托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接下来四句,诗人又换了角度。“稍已便衣冠”,意思是说,稍许整理一下衣服和头巾就出去迎接朋友。“喜气眉宇翔”,则是表现了喜悦之情溢于眉宇之间。“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安”字表现出诗人心情宁静安详的样子;”如”字将诗人比喻成干涸已久的鱼,说明诗人的心情已很久没像今天这样轻松愉快了。最后一句”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表明自己的衣帽已经很干净了,还想念什么沧浪之水吗?这里的沧浪之水,指的是沧浪之渊,即污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