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余居田里,未免病与贫。
常把神农书,每以药物亲。
处方犹持法,义比君使臣。
但恨无馀资,岂及疗我邻。
笔头不中书,聊可备急人。
昨日除吏来,吾邦为长民。
欲溺复燃灰,败笔前已陈。

【注释】

①自余:从我。余,谦词。

②未免:难免,无法避免。

③常把:常常拿着。神农书:《神农本草经》,古代药物学著作。

④每:每次,指经常。

⑤处方:开药方。

⑥义:这里作“用”讲,指用法。君使臣:君主派官吏治理百姓。

⑦但:只,仅。恨:遗憾。

⑧岂:难道,哪里。

⑨笔头:指书写用的毛笔。中:合。

⑩聊可:暂且可以。急人:救急的人或物。

⑪昨日:刚才。除吏:任命官吏,指任命官员。来:到。

⑫邦:国,指国家。长民:管理百姓。

⑬欲溺复燃灰:想淹死时又把灰烬吹灭。比喻在危急时刻又侥幸地得救。

⑭败笔:坏字,指错字。前已陈:前面已经写过了。

【赏析】

《咏怀》是一首托物寓意的抒情诗。诗人以“神农书”、“神农草”、“神农术”等典故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诗人为官为民、治病疗民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志向。

首联“自余居田里,未免病与贫”,点明自己身处农村,难免患病和贫困,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颔联“常把神农书,每以药物亲”,说明自己虽然身患疾病,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勤奋治学,并亲身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勤于学问、善于治民的品质,又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颈联“处方犹持法,义比君使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为官为民、治病疗民的情景。这里的“处方”指的是药方,而“义比君使臣”则是指医生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君主一样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治疗疾病。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关爱。

尾联“但恨无馀资,岂及疗我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济条件的担忧和无奈之情。这句诗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咏叹自己为官为民、治病疗民的经历和情感历程,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