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
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
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赖。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
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
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
  • 良骥:比喻有才能的人。
  • 不必大:不强调外表或地位。
  • 腾羁:摆脱束缚。
  • 已超迈:已经超越了一般水平。
  • 译文:“不需要高大的马匹,它已经能够超越常规,展翅飞翔。”
  • 注释: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毛秘书(可能是某位官员)才能的认可,即使其外貌不出众,但能力非凡。
  1. 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 良弓:好的弓箭。
  • 不待寒:无需等待寒冷天气。
  • 调弦:调音。
  • 自劲快:自然有力且迅速。
  • 译文:“不需等待严寒,只需调好弦即可迅速射出。”
  • 注释:此句描绘了弓箭手熟练技艺,一箭即出,无需多言。
  1.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
  • 宣城:古代地名,这里指宣城太守。
  • 古大邑:历史悠久的大城。
  • 听讼:审理案件。
  • 易聋聩:容易让耳聋的人听到。
  • 译文:“作为宣城太守,他治理的城镇如同古老的都市,审理案件时能够让耳聋的人听到。”
  • 注释:通过“耳聪”来反衬太守的政绩。
  1. 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赖。
  • 君:你(指宣城太守)。
  • 抉:挖掘。
  • 塞:堵塞之处。
  • 宰:地方长官。
  • 与民共赖:与百姓共同依赖。
  • 译文:“你能揭开那些堵塞的地方,地方长官和百姓都会依赖你。”
  • 注释:表达了太守有能力解决民众问题,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1.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
  • 自当:应当,适合。
  • 割鸡用:处理小事。
  • 刃:刀刃。
  • 无钝败:不会有失败。
  • 译文:“你应当处理这些小事,你的刀刃一定不会钝到导致失败。”
  • 注释:比喻太守处理事情得心应手,效率高。
  1. 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 尝闻:曾经听说。
  • 开元时:唐玄宗时期。
  • 令长:地方长官。
  • 多赐戒:经常给予告诫。
  • 译文:“我曾经听闻,在唐玄宗时期,地方长官经常收到告诫。”
  • 注释: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官员受到重视,常有箴言相劝。
  1.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
  • 戒石:警戒碑文。
  • 尚存:仍然存在。
  • 世异:时代变迁。
  • 事不背:不变的道理仍然存在。
  • 译文:“警戒碑文依然存在,即使时代变化,其中的道理依然不变。”
  • 注释: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义和真理是不变的。
  1. 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 此:指上述的诗。
  • 赠行行:送给即将离开的同事或朋友。
  • 无酒勿我怪:如果送酒不要责怪我。
  • 译文:“因此将这首诗送给你,请你不要因为我送酒而责怪我。”
  • 注释:以诗意表达友好、宽厚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