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
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𣋉。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潘歙州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诗句释义:潘歙州谈起庐山时,形容它壮丽雄伟,气势磅礴。

译文:潘歙州谈论庐山时,描绘出它壮丽雄伟的景色。

注释:潘歙州(约公元732年-805年),字休明,唐徐州人,曾任歙州太守。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如《题张山人水堂》《送郑谷南游》等诗作,深受后人喜爱。

赏析:本句通过潘歙州的话语,展示了庐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赞美之情。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诗句释义:起初看到的是云雾缭绕中的瀑布。
译文:一开始看到的是云雾缭绕中的瀑布。
注释:初云,指最初看到的云雾。这里描绘了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
赏析:本句通过描写云雾和瀑布,营造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庐山画面,为下文的游览做好了铺垫。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诗句释义:离开了船,走到云层之外,观赏瀑布已经到了山脚下。
译文:离开船只,走到了白云之上,观赏庐山瀑布已经到达山脚。
注释:舍舟,指离开船只。这里的“云外”是指云雾缭绕的地方。
赏析:本句描绘了游客在庐山瀑布附近的场景,展现了一幅远离尘世、亲近自然的图景。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诗句释义:经常遇到平坦的田野,喜欢深深的树木。
译文:经常看到平坦的田野,喜欢深深的树木。
注释:平田,指平坦的田野。这里用“往往”表示经常的意思。攒攒,指深深的意思。这里的“爱”是指喜欢。
赏析:本句通过描绘风景和植物,表现了诗人在庐山的所见所感,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诗句释义:竹门挂在小路上,源头的水被阴藤覆盖。
译文:竹子门悬挂在小路旁边,水流从源头流淌出来,被藤蔓覆盖。
注释:竹门,指用竹子搭建的门。悬径,指悬挂在路边的小路上。源水,指源头的水。阴藤,指缠绕在物体上的藤蔓。
赏析:本句描绘了庐山的一个细节,通过“竹门”“悬径”“源水”“阴藤”,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貌。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诗句释义:坐在石头上,身体被泉水浸泡,皮肤上起了像芒刺一样的疹子。
译文:坐在石头上,让泉水浸泡全身,感觉皮肤上起了像芒刺一样的小疙瘩。
注释:骹,指小腿肚。炎肤,指受热或受潮的皮肤。起芒粟,指皮肤上起了像芒刺一样的疹子。这里的“芒粟”是一种皮肤病的名称,形容皮肤上起的疹子。
赏析:本句通过对泉水浸泡和皮肤起疹子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庐山的自然景观给诗人带来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诗句释义:夕阳穿过层层山峰,高低错落,相互辉映。
译文:夕阳透过层层山峰,高低错落,相互辉映。
注释:穿,通过。万峰,指无数山峰。高下相出缩,指山峰之间的高度不同,但相互辉映。这里的“相出缩”形容太阳与山峰的关系。
赏析:本句通过对夕阳与山峰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庐山夕阳下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叹。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诗句释义:平常的时候看不见它们,但是被烟雾遮挡住,难以分辨。
译文:平常的时候无法看见它们的身影,但被烟雾遮挡住,难以分辨。
注释:杳不分,指平常时看不见。烟岚畜,指烟雾遮挡住视线。这里的“畜”是动词,表示遮挡住的意思。
赏析:本句通过描述庐山云雾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庐山云雾的独特感受。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
诗句释义:山顶上水底的花开放和凋谢,都是向着深渊深处发生的变化。
译文:山顶的水底之花盛开和凋谢,都是在深渊之中发生的变化。
注释:绝顶,指山顶。水底花,指生长在水面以下的一种花卉。开谢向渊腹,指花开和凋谢都发生在深渊深处。这里的“渊腹”指的是深渊底部。
赏析:本句通过对庐山山顶水底花卉的描述,展现了庐山自然景观的奇妙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

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𣋉。
诗句释义:风力是无法施加的,日光也无法改变事物的本质。
译文:风力无法改变事物,日光也无法影响事物的本质。
注释:加,施加的意思。𣋉,指改变事物的属性或者形态。这里的“日气”可以理解为日光或者阳光。
赏析:本句通过对风力和日光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认识。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诗句释义:抓住它却无法得到,只有水滴落下才能用手捧起它。
译文:虽然可以伸手去抓,但却无法真正抓住它,只有当水滴落下后才能用手捧起它。
注释:揽之不可得,指伸手去抓却无法得到。滴沥,指水滴落下的声音。空在掬,指只能用手捧起水珠。这里的“掬”是动词,表示用手捧起的意思。
赏析:本句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而壮观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诗句释义:夜晚昏黄,我来到寺庙投宿,点着一盏孤灯望着溪流弯曲处。
译文:夜晚昏暗,我来到寺庙投宿,点着一盏孤灯眺望溪流弯曲之处。
注释:昏黄,指天色昏暗。孤灯,指孤单的灯具。望溪曲,指眺望溪流弯曲之处。这里的“望溪曲”可以理解为在寺庙中观赏溪流弯曲的景象。
赏析:本句通过描绘夜晚在寺庙投宿的场景,展现了庐山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诗句释义:突然听到清磬的声音传来,渐渐走近幽静的山林小屋。
译文:突然听到清脆的磬声传来,渐渐走近幽静的山林小屋。
注释:清磬音,指清脆的磬声。渐近,逐渐靠近的意思。幽林屋,指隐没在幽静森林中的房屋或者寺院。这里的“幽林”指的是深绿色的树林。
赏析:本句通过对清磬声与山林小屋的描绘,展现了庐山夜晚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诗句释义:停止谈话吧,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译文:停止多言吧,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注释:停,停止的意思。侯休多谈,即停止多言。已满我心目,指满足于心中所想的事物。这里的“已满”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
赏析:本句通过对“已满我心目”的表述,传达了诗人对于庐山美景的满足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体验。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诗句释义:怀念游览庐山二十年的时光,如今梦境中已经十分熟悉。
译文:回顾游览庐山二十年的经历,如今在梦中已经十分熟悉。
注释:怀游二十年,指回顾游览庐山二十年的时光。梦寐,指梦境中的事情。今固熟,指现在非常熟悉。这里的“固熟”可以理解为熟悉到无法忘怀的程度。
赏析:本句通过对“怀游二十年”和“梦寐今固熟”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游览庐山经历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