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
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忆君南望空长吁。
【注释】
潘歙州:即潘州,在今广西。伯恭:潘州的别称,伯恭是其名。
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我贫穷而好喝酒,有钱也买不起酒来喝,只能赊账买。
新安走牙兵:新安,地名,指当时南方边境一带的少数民族,走牙兵,指那里的少数民族中的牙军。六月至我庐:到了我的住处。
手中持尺题:手里拿着一把尺子在上面写诗。
肩上担瓦壶:肩膀上扛着一瓦罐水。
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意思是说高高的山挡住了青天下,使我忧愁的心情得到了解脱。
开之聊倾樽:打开瓶盖,姑且倒满酒杯。
渴肺如浇酥:口渴得像喝了酥油茶一样。
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喝醉了想骑上鲸鱼飞上天,又想骑上驴子奔驰。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上溪没有强壮的鱼,下岭找不到健壮的马。
忆君南望空长吁:想起你我在南方分别后,我只能望着南边的故乡发呆,感叹自己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潘州(今广西南宁)刺史潘伯恭的。潘伯恭与李白同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自比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潘则自比于“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赠韦七》)。两人都是风流倜傥的才子,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但因政治原因,他们被迫分处南北,各居一方。诗人以“我贫”自谦,以“爱酒”明志,通过描写自己的境遇和心情,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切怀念。
首联“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写自己贫寒而又嗜酒成性。有酒却没钱去买,只好赊账买酒,这正表现了“我贫”。
颔联“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写自己穷困而又漂泊无依。新安是当时的一个地名,走牙兵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军队。六月到了我住的地方,这是写自己在异乡流浪的苦况。
颈联“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写自己处境艰难而又忧心忡忡。手中的尺子上面写着诗句,肩上背着瓦罐水,这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同时“度”“枯”两字,既表明了自己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又暗含自己忧国忧民之心。
尾联“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抒发自己豪饮畅怀的豪迈情怀。“开之”指打开酒瓶,“聊倾樽”是姑且斟满酒杯的意思。这里说自己虽然生活艰苦,但可以豪饮畅怀,就像喝了酥油茶一般解渴。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乐观豪放的精神风貌。
尾联“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写诗人醉酒后的豪情逸兴。李白骑鲸鱼遨游四海,阮籍骑着驴子自由奔放。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刚健,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