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洞庭,水泊风摇碇。
青山接夷蛮,白昼鸣鸮鸋。
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
不嫌卑湿往,教令民须听。
注释:
长沙过洞庭,水泊风摇碇。(“过”是经过的意思,“洞庭”指的是洞庭湖;“碇”是船的锚。)
青山接夷蛮,白昼鸣鸮鸋。(“夷蛮”指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鸮鸋”是一种鸟,这里用来比喻少数民族。)
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帝女啼”是传说中舜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在竹子上哭泣的声音,“林雍鑋”是用木棍敲打树林的声音。)
不嫌卑湿往,教令民须听。(“不嫌卑湿”是说不在乎环境条件如何恶劣,仍然坚持去教导百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宁乡县令张沆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的赞美。全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诗人对张沆的期望和鼓励,表达了他对这位即将前往宁乡县任职的官员的深深敬意和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