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闲赊。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桃源行》。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 “鹿为马”: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征与外在表象相反。
  • “龙为蛇”: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征与外在表象相似,可能指事物的外表或表象像龙,实际上却是蛇。
  • “凤皇避罗麟避罝”: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征与外在表象相矛盾,如同凤凰要躲避捕鸟网和陷阱一样。
  1.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 “天下逃难不知数”:形容人们四处流离失所,到处寻找避难的地方。
  • “入海居岩皆是家”:比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栖息之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安居乐业。
  1. 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 “武陵源中深隐人”:指隐居在深山之中的人。
  • “共将鸡犬栽桃花”:比喻人们在深山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就像在桃花源里一样。
  1.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 “花开记春不记岁”:比喻人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专注于眼前的美好时光。
  • “金椎自劫博浪沙”:比喻人们在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1.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 “商颜采芝草”:比喻人们追求美好的事物,如同古代商人寻找珍贵的灵芝草一样。
  • “唯与少长亲胡麻”:比喻人们在家庭中享受亲情的陪伴和关爱。
  1.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闲赊。
  • “岂意异时渔者入”:比喻人们没有预料到后来会有人来到这个地方。
  • “各各因问人闲赊”:比喻人们在询问对方的时候表现出了友善和亲切。
  1.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 “秦已非秦孰为汉”:比喻国家之间相互竞争,最终都成为了其他国家的一部分。
  • “奚论魏晋如割瓜”:比喻国家之间的兴衰更替就像瓜果被切成两半一样简单。
  1.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 “英雄灭尽有石阙”:比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消亡,留下的只有石头和建筑。
  • “智惠屏去无年华”:比喻智慧和才华被世人遗忘,不再有人欣赏。
  1. 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 “俗骨思归一相送”:比喻人们思念家乡,希望有人能够送自己回去。
  • “慎勿与世言云霞”:比喻人们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
  1.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 “出洞沿溪梦寐觉”:比喻人们在梦中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旅行。
  • “物景都失同回槎”:比喻人们醒来后发现一切都已经变了,如同回到过去的时光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