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
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
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
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
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
【注释】
①直宿:指值夜班。广文:校书郎的官署,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上。②叶响竹打雪:形容声音清脆悦耳。③昨夜:前一夜。④赖此:幸亏有这些。⑤瘦蕨:细长的竹叶或草,这里比喻鹊。⑥唶唶:鸟叫声。⑦烦尔:麻烦你。⑧苦老鸦:讨厌乌鸦。⑨素发:白发。⑩兀兀:悠闲自得的样子。
【翻译】
前夜我在广文馆值夜班时,窗外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雪一样飘落下来。
昨夜我在广文馆值夜班时,窗外竹子的影子映在窗户上,月光从窗户照了进来。
我之所以能在广文馆过夜,是因为有几竿竹子为我提供了暖和的环境。
树上有一只寒鹊正在筑巢,它用爪子抓着树枝,像是在捉弄着一根细长的蕨菜。
清晨,寒鹊想要飞走,发出了喳喳的鸣叫声,好像是在告诫人们不要打扰它的休息。
我没有什么喜事可以告诉你们,麻烦你们不要再唠叨不停了。
我也曾经讨厌那些讨厌的乌鸦,它们的叫声总是那么尖锐刺耳。
我们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追求真理,但是当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叹自己的头发也白了。
只要能够喝酒解乏,我就可以整天无忧无虑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赏析】
本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因避“安史之乱”而流寓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期间所作。诗人在广文馆里住宿,就写了这首诗。
首联两句写诗人前夜、昨夜在广文馆里宿店的情景。“叶响竹打雪”是说诗人听到外面竹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在敲打着雪花似的。这是诗人的错觉,实际上并没有雪。“窗影竹照月”是说诗人看到窗外竹影投射在墙壁上,月亮从竹影中透出来照亮了整个屋子。这一句描写出夜晚的寂静和寒冷。颔联两句写诗人在广文馆里睡觉的情景。“赖此数竿竹”,意思是说因为有这几根竹子的存在,所以诗人才能够在这里安心入睡。“与我为暖热”则写出了竹子对诗人的温暖作用。颈联两句写诗人看到树上有一只寒鹊,它在用爪子抓着树枝,好像在捉弄着一根细长的蕨菜一样,于是诗人便产生了一些感慨。尾联两句写鸟儿的鸣叫声和作者的感受。“唶唶若告说”,意思是说那鸟儿的鸣叫声就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我无喜可报”,意思是说由于自己没有什么喜悦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告诉别人的。“烦尔弄觜舌”,“觜舌”就是鸟嘴的意思,这里是指鸟儿在不停地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烦尔”,就是请那只鸟儿不要再说了;“弄觜舌”,就是请那只鸟儿不要再说话了。”烦尔弄觜舌”,意思是说请那只鸟儿不要再说个不停了。“亦尝苦老鸦”,意思是说曾经也有过讨厌乌鸦的时候。“鸣噪每切切”,意思是说那些讨厌的乌鸦总是喜欢鸣叫,而且声音特别尖厉。“为学本为道”,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是要追求真理。“穷蹙令素发”,意思是说因为生活在困境中,所以连自己的头发都已经变白了。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情。“但能得酒饮”,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喝上一点酒来解乏就好了。“兀兀终日自兀兀”,意思是说只要能够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那就已经足够了。整首诗歌通过对诗人在广文馆里宿店情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