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无所嗜,唯嗜酒与诗。一日舍此心肠悲,名存贵大不辄思。
甑空釜冷不俯眉,妻孥冻饥数恚之。但自吟醉与世违,此外万事皆莫知。
王公谒请众去早,既衰愈懒身到迟。日高倦仆颜色沮,况骑瘦马两耳垂。
厌此劳苦不喜出,唯有文字时能为。诸公尚恐竭智虑,勤勤劝饮莫我卑。
再拜受公言,窃意公矫时。只爱诗,谓余痴。

【注释】

  1. 依韵和永叔劝饮酒莫吟诗杂言:依韵,是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即用同一韵脚的字来押韵。永叔,指苏东坡。这首诗是苏轼应朋友之请而作,故称“和”。
  2. 生无所嗜:人生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
  3. 唯嗜酒与诗:只喜欢喝酒和诗歌。
  4. 一日舍此心肠悲:有一天,舍弃这些(嗜好),内心就会感到悲伤。
  5. 妻孥冻饥数恚之:妻子儿女受冻挨饿,多次埋怨我。
  6. 但自吟醉与世违:只是自己沉醉于其中,与世俗格格不入。
  7. 王公谒请众去早:王公(指高官显贵)前来拜访并要求见我,大家都已经早早地离开了。
  8. 既衰愈懒身到迟:既然年事已高,就更加懒得出门了。
  9. 厌此劳苦不喜出:厌倦这种奔波劳苦的生活,不爱出门。
  10. 唯有文字时能为:只有文字才能表达我的情感。
  11. 诸公尚恐竭智虑:各位大臣还唯恐耗尽了所有的心思。
  12. 勤勤劝饮莫我卑:恳切地劝我饮酒,不要让我显得卑微。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应好友王安石之请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王安石因推行新法而遭致保守派的反对,所以作者在诗中对王安石说:“矫时”,即纠正时代风气。全诗以“我”为中心,通过描写自己与外界的隔绝,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独善其身的思想。
    首联写自己“无嗜”,惟爱诗酒。颔联写自己虽然有诗酒的嗜好,但当权贵们纷纷上门时,却常常推辞,不愿参与他们的活动。颈联写自己虽然厌恶奔波劳碌的生活,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尾联写自己虽然受到一些重臣的推崇,但是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整首诗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独善其身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