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
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
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
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
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
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
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
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
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注释:苍苍:茂盛的样子。事莫叹迟速:不要感叹事物的成败得失。
不同:不相同。栏下:栏杆下面。一岁:一年。回:转。曜:光亮。
何如:比得上、比不上。饱霜雪:被霜雪覆盖过。冬夏:冬天和夏天。森寒:形容十分寒冷。玉:指像美玉一样的东西。
谁将:是谁把。种:栽培。
本合:本来应该。
萧洒:潇洒自如的样子。看:观察。
阮生:指阮籍,晋代文学家。《晋书》本传称他“嗜酒能啸”。
岂其:难道是……吗?愚:愚笨。
林中:指竹林里。醽醁:古代的美酒名。
明月时:指月明之夜。
移床:移动床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诗人以竹子为对象,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苍苍庭中竹”起兴,用“苍苍”形容竹子的高大茂盛,突出了竹子的特性。接着第二句“事莫叹迟速”点明了主题,不要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而感到遗憾或忧虑。第三句“不同栏下草”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和草的差异,指出两者各有特点,不必羡慕或嫉妒。

接下来的几联则是对竹子的赞美和歌颂。第四联“朝开花照曜”,描述了早晨花朵开放时的美景;第五联“暮落风相逐”,表现了傍晚时分风儿追逐着凋落的花瓣的情景。第六联“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赞美竹子,认为它经受住了霜雪的考验,就像冬天夏天的玉石一样坚硬。

最后三联则是对种植竹子的人的赞美。第七联“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意思是那些能够种植竹子的人,原本就应该住在靠近岩石的地方。第八联“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意味着竹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只是短暂地观赏也足够让人心满意足。第九联“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则是指阮籍虽然有些愚钝,但他在竹林之中饮酒作乐的情景依然令人怀念。第十联“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则是诗人自己设想在月夜之下,移床来到竹林中住宿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巧妙地将竹子的生长过程与人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竹林中人们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