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尝佑王属,议平天下刑。
出宰得古邑,农锄多带经。
素琴伴饮酒,绿藓生讼庭。
举首望海雁,高怀在青冥。
【注释】:
君尝佑王属:君曾经辅佐过大王。
议平天下刑:讨论制定公平合理的法令。
出宰得古邑:出任地方官职,得到了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县城。
农锄多带经:农民们锄地时,锄头往往还挂着已经读完的书卷。
素琴伴饮酒:弹奏着朴素无华的琴,伴随酒宴。
绿藓生讼庭:庭院中长满了青苔,说明这里很久没有打扫了。
举首望海雁:抬头仰望天空,看见大雁向南飞去。
高怀在青冥:胸怀高远,志向苍茫。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董著作(即董仲舒),以自己的经历勉励他,希望他能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到北海县去当个好官。
首二句写诗人与董先生过去的关系。“王”指汉武帝。“王属”,是说皇帝对您有知遇之恩。“议平天下刑”。这一句是说您曾为皇帝制订法律,制定法律是件大事,需要通晓古今,博学多才。“平”字在这里作动词用。
后四句写董先生这次去任新职。“出宰”、“农锄”、“素琴”、“绿藓”四组意象,形象生动,富有情味。“出宰”三句,描绘董先生上任后的清正廉洁和勤政爱民的形象。“农锄”,指耕具;“多带经”,意谓带着书卷。这两句是说,董先生刚从京城出来,就到乡下去做官,而且一上任就干得不错,深得老百姓的爱戴。“素琴”,指琴;“酒”,借指宴席。这两句是说,董先生不图享乐,常常弹奏着朴素的琴,陪伴着老百姓喝酒吟诗。“绿藓”三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讼庭”,指诉讼的公堂。这几句是说,董先生治理下的县衙门里,虽然经常发生争执案件,但都得到妥善处理。
末二句写景抒情。“举首望海雁”,意思是望着南方的大雁飞去的方向。“高怀”,指胸怀远大;“青冥”,指青天白云。这两句是说,望着南归的大雁,董先生不禁想起自己的抱负,希望像大雁那样展翅高飞、远走高飞。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风格清新明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