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不必道,俯仰已成故。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东望淮海间,感叹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就像鸿鹄的羽翼还未长成一样。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月已经临近尾声。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月已经临近尾声。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月已经临近尾声。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月已经临近尾声。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回忆起曾经谈论老庄,明白达生之道,心中无所畏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我现在年华老去,齿发稀疏,就如同树木中的蛀虫一般腐朽。
离别不必道,俯仰已成故。
离别不必多言,我们只是彼此低头仰面,已经成了故人。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书信虽然懒得回复,但是梦境中却常常思念你。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乘坐着木筏子思考孔子,好斗的勇气惭愧于孟之反。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我希望像诸葛亮那样隐居在隆中,而不是像刘备三次亲自拜访他。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两位贤士都有才华横溢的才能,他们的信如同一封封薄薄的纸张般质朴而真诚。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皋陶和夔龙长久以来都是君臣相称的典范,舜和禹的时代就已经是如此了。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举起酒杯向着明亮的月亮,这种情感可以寄托在这里。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好友李常(字原甫)之间的赠答之作。诗的首句写自己东望淮海之间,感叹自己的抱负未得施展,如同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第二句回忆曾经谈论老庄,明白达生之道,心中无所畏惧。第三句说自己现在年华老去,齿发稀疏,就如同树木中的蛀虫一般腐朽。第四句离别不必多言,我们只是彼此低头仰面,已经成了故人。第五至第八句分别表达了书信虽然懒得回复,但是梦境中却常常思念你、乘坐着木筏子思考孔子,好斗的勇气惭愧于孟之反、希望像诸葛亮那样隐居在隆中,而不是像刘备三次亲自拜访他、两位贤士都有才华横溢的才能,他们的信如同一封封薄薄的纸张般质朴而真诚。第九句皋陶和夔龙长久以来都是君臣相称的典范,舜和禹的时代就已经是如此了。第十句举杯向着明亮的月亮,这种情感可以寄托在这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赠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