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翠衿,刷羽。性安驯,善言语。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
有白其类,毛冠角举。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
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胡人望气海上来,献于公所奇公才。
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
【注释】
交翠衿:指鹦鹉的颈饰。
刷羽:整理羽毛。
陇山之鹦鹉:指白鹦鹉,因其产于陇山而得名。
白其类:白色的鹦鹉。
毛冠角举:指鹦鹉的头部羽毛。
圆舌柔音:指鹦鹉说话的声音圆润柔和。
方尾鹘身:指鹦鹉的尾巴像一只鹘鸟那样翘起。
食稻稰:吃稻谷。
越群超众:超过一般人。
由天与:受到上天的恩赐。
胡人望气:古代的一种迷信说法,认为通过观察人的气色可以预测吉凶祸福。海上来:从海上传来。
献于公所奇公才:将这只鹦鹉献给了王安石,并认为他是奇才。
大笔写万物:用大笔描绘万物。
惊葩萼:使花朵开放,花萼(kuò)被触动的样子。
如春雷:好像春雷一样震耳欲聋。
玉兔、常娥:月亮的别称。
坐无祢(mì)正平:坐在座位上没有祢衡这样的人物。祢衡是东汉末年文学家,以才华出众著称,但因为性格傲慢,被曹操所杀。
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为什么让我在这里写诗赋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只白鹦鹉的外形特征和美妙歌声,同时借以赞美王安石的文才高绝。全诗四句,每句五言,押韵规整,语言生动形象。首二句先总后分地描写鹦鹉的外貌和习性;三、四句则突出鹦鹉的美妙歌声;五、六句赞美王安石的文才高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才华的羡慕之情。全诗意境清雅,韵味悠长。
“交翠衿,刷羽。” 交翠衿,即颈饰。交,交错。翠,翡翠绿色。衿,衣襟。刷羽,整理羽毛。这两句写鹦鹉的颈部装饰和梳理羽毛,形容鹦鹉的外表华贵漂亮。
“性安驯,善言语。” 性安驯,性情温顺。善言语,善于言辞。这两句写鹦鹉的性格温和,而且能说会道。
“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 金笼,用金属做的笼子。养妇女,饲养女人。陇山之鹦鹉,陇山产的白色鹦鹉。这两句写这只鹦鹉被养在金笼里,饲养的是女人,因此被叫做陇山之鹦鹉。
“有白其类,毛冠角举。” 有白其类,有的白得像这一类。毛冠角举,头上的羽毛像冠子那样翘起来,角也像动物那样竖起来。这两句写这只鹦鹉的颜色洁白,头上的羽毛就像帽子那样翘起来,角也竖得象动物一样高。
“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 圆舌柔音,形容鹦鹉说话的声音圆润柔和。方尾鹘身,形容鹦鹉的尾巴就像一只鹘鸟那样翘起。食稻稰,吃稻谷。这两句写这只鹦鹉说话声音温柔,尾巴翘起,并且吃稻谷。
“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 白鹄之白是它的常态,超过一般人是由天意决定的。这两句写这只白色的鹦鹉,虽然颜色洁白,但是比别的鹦鹉更加出色,这是它天生就有的优势,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
“胡人望气海上来,献于公所奇公才。” 胡人望气,古人认为海上有神仙居住的地方,人们常常到那里去求神问卜。海上来,是从海上传来。献于公所奇公才,把这只鹦鹉献给了王安石,认为他是奇才。这两句写这只白色的鹦鹉,是从海上传过来的,被献给了王安石,而王安石却非常赞赏他的才情。
“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 公持大笔写万物,用大笔描绘万物。惊葩萼,使花朵开放,花萼(kuò)被触动的样子。如春雷,好像春天的雷声。这两句写王安石用大笔描绘万物的景象,使得花儿开放,好像打雷一样震撼人心。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方夸玉兔未咏此,正在赞美嫦娥还没有赞美过的东西。依约似畏常娥猜,仿佛嫦娥已经猜到了王安石的心思。这两句写王安石刚刚赞美完月亮,就接着赞美了玉兔,而且像是嫦娥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真是巧妙无比。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 坐无祢正平,没有祢衡这样的人坐在那里。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为什么让我在这里写诗赋呢?这两句写王安石身边缺少祢衡这样人才出众的人,而自己却要在这里写诗赋,实在是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