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君当访其迹,更葺安旧牌。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然后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注释】
1.信都:地名,在今河北省中部。
2.作画舫斋:即建造画舫之室。
3.空户:空屋。向辟:敞开。排:陈列,摆设。
4.左顾树若岸:形容树木茂盛高大,仿佛是岸堤。
5.右盼堵成崖:右边看,山势陡峭好像墙壁。
6.风波虞(yú):风波,比喻危险;虞,预料。指海上航行的安危。
7.物景谐:物与景相和谐。
8.信都去:王岩夫离开信都。
9.趣意乖:情趣不和,心意不同。
10.库厩:仓库。
11.花木:花卉和树木。为薪柴:作为柴火。
12.君当访其迹:您应当探访它的遗迹。
13.更葺安旧牌:重新修缮它,保留它的旧匾。
14.记石傥尚在:记得石头还在。傥,同“倘”,假如。
15.尘土加洗揩:灰尘已经洗净擦光。
16.酿井泉:酿造泉水,即汲水酿酒。
17.吟醉前人偕:饮酒赋诗,以酒助兴,与古人共同享受。
18.高此别乘怀:高于其他离别时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王岩夫由信都(今河北冀州)赴滑州(今河南滑县),诗人临行之际有感而作此赠别诗。全诗从对方写起,以对方为中心,写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第一首,开头四句,先写友人的为人、才情。信都是名城,诗人曾在这里做过官。他为人清雅,好学不倦,善弹琴鼓瑟,精于书画。这几句诗,既表现了他当时的生活情景,又透露出他对友人的赞赏之意。
第二首,诗人接着描绘他的居室环境。“空户两向辟”一句,既写房屋宽敞,又表现主人的谦恭有礼。“樽席长对排”,点明宴会的气氛。这两句既是写宴会,又是写居室环境。
第三、四句,诗人描写友人住所周围的景色。诗人把友人的居所比作山,用“左顾”二字写出居所之近,用“右盼”一词写出居所之险峻。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居所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之心。
第五、六句,作者描写友人居所周围景物的变化。“无风波虞”四句,既表现了友人的超然物外,也表现了作者对他境遇的关切。“但与物景谐”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表现出他对友人的祝愿之意。
最后三句,诗人写友人离去后的情景。“来者趣意乖”,意思是说,后来的人与他志趣不同,情趣各异。“屋室改库厩”,意思是说,后来的人将朋友的居所改为马棚、仓库,不再像以前那样闲适自如了。“花木为薪柴”,“君当访其迹”,意思是说,你应当到那里去探寻它的遗迹,再修缮它原来的匾额。”记石傥尚在”,意思是说,我还记得那里的石头还在。“尘”字下得有力,使诗意更加深刻。这几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高此别乘怀”,意思是说,你应比我们这次分别时心情愉快些。“高”字用得好,它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之情,也表现出他对朋友的关怀之意。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一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二是语言优美,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