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
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
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
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攲。
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
【注释】
- 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箭矢能射穿敌人而放弃不用,而文才高则可以中选为官。
- 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指辞官归隐,脱掉朝服换上平民的衣裳。
- 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意思是说,我当过历阳县的小县令,但因为贪腐被罢官,现在做督邮官,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只能与下属们打趣。
- 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在江边的竹林里有一只竹鸡,它在竹子里播撒着种子,春天到来的时候花朵还没有开放。
- 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攲:望着远方的丈夫,他的思念如同脚下的云彩,在烟雨之中显得更加凄凉。
- 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湿透的雁儿在沙地上不会发出声音,就像你的思绪一样纷繁复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过去仕途生涯的回忆和感慨。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仕官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诗人用弓箭和笔墨作为比喻,表示自己在面对问题时,选择勇敢地对抗,而不是逃避或放弃。这里的“桂”字也暗示了作者希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得到晋升。
颔联“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描绘了作者辞官后的生活状态,表示自己已经放弃了官场上的名利,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里的“去时”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
颈联“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描述了作者曾经担任过的官职和工作状况,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地位。这里的“闲”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工作环境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焦虑。
尾联“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以湿雁和乱丝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期望。这里的“湿雁”和“乱丝”都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纷扰和混乱。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仕宦生涯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