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红梅开出墙,墙西女儿学新妆。
春风引客白日长,天河绿水浮鸳鸯。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
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
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
众人笑语曾不语,肠作车轮一万周。
屈节请还无甚愧,当时麈尾自驱牛。
【解析】
- “东家红梅开出墙”:诗人的好友刁景纯学士,是位高官,他住在东家。“东家”即东家,这里指友人的住所。红梅盛开,开在了院墙外,这情景很美丽。
- “墙西女儿学新妆”:女子在墙西学习化妆打扮。
- 注释:“白日长”“绿水浮”“鸳鸯”:写花、写月、写人,以乐景写哀情。“更问鸳鸯寄声去”,意思是想借鸳鸯的口来向刁景纯表达自己的心意。“吴郎坐上时”,指的是刁景纯曾经坐在酒席上的时候。“袖中小字鸳鸯付”,意思是把给刁景纯写的信藏在袖子里递给他。“朝愁衾枕旧薰香”,意思是说,早晨一起床就闻到了熏香的味道,心中便充满了忧愁,因为思念刁景纯。“暮愁霰雪飘如絮”,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大雪纷飞,雪花飘落在窗前像棉絮一样,令人感到凄凉。“听他双韵舞伊州”,“伊州”是古乐府名,此句意谓听她(指女子)唱起《伊州》曲调的曲子来跳舞。“舞彻夭妍不转头”,意思是说她跳着舞直到天明也不停下来。
- 赏析:诗写女子送别朋友。全诗从女子的出嫁开始,到她婚后的生活结束,中间穿插了女子的离别和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描写生动细致,富有诗意。
【答案】
译文:
东家有株红梅树,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墙西有个女孩正在学做新娘,穿上了新装。春风拂面,阳光明媚,客人来了又走,时间过得飞快。那女孩子摘了一朵梅花送给我,让我把它送给刁景纯学士。我要用小字把相思之情写在纸上,托她带回去。
昨天,我在刁景纯学士那里喝酒,喝到微醉。酒入喉咙不能让人沉醉,却能让人忘却烦恼。昨夜梦见自己睡在床上,闻到了薰衣草的味道,醒来后仍然心有余悸。白天晚上都想念着她,就像车轮一样转个不停。我低声下气地请求刁景纯原谅我,没有说什么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先写东家红梅盛开,接着写墙西女儿学新妆;然后写春天天气好、客人多、花儿艳、鸳鸯欢;接下来写女子为丈夫绣鸳鸯、折桃花等事;再写她为丈夫绣鸳鸯、折桃花的情景;最后写她与丈夫分别,以及她的相思之苦。
诗歌开头先描写红梅盛开,然后写墙西女儿学新妆,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是对女子形象的勾画,为下文女子与男子别离埋下伏笔,同时也渲染了一种春暖花开的氛围,烘托了离别的气氛。
接着作者写春天天气好、客人多、花儿艳、鸳鸯欢。这里的春天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美好、幸福和爱情。而鸳鸯则是夫妻的象征,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象征着夫妻之间的恩爱和甜蜜,同时也是对刁景纯学士的祝福。
接下来写女子为丈夫绣鸳鸯、折桃花等事。这些活动都是女子为了表示对丈夫的爱意而做的,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对丈夫深深的爱意,以及她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美满婚姻的追求。
然后写她为丈夫绣鸳鸯、折桃花的情景。这里的“绣鸳鸯”和“折桃花”都是女子在丈夫面前所做的事,她们的动作和神态都表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情感又是那么强烈和真挚,以至于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她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接下来写她与丈夫分别,以及她的相思之苦。这是整首诗中最感人的部分。在这里,作者通过对女子的外貌描写和内心独白相结合的方式,将她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美丽和娇羞、她的孤独和无助、她的悲伤和绝望,都被诗人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细腻真挚。它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与丈夫分别后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同时,它也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