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浦杨花撩乱飞,春江鲚鱼来正肥。
采石新林儿女去,茭白蒲牙艇子归。
归令煮鱼不得熟,已望使君船上矶。
上矶亦不待潮应,争牵篾缆泥污衣。
姑熟溪头槌大鼓,红抹靴刀趋俯偻。
牙兵可拟岸傍芦,森森甲立雄南土。
更得西州谢法曹,新咏定多传乐府。
【译文】
春天的杨花在江面上飞舞,春江中肥美的鲚鱼游来游去。采石新林的男女百姓离去了,茭白和蒲叶编成的船儿载着渔网回家。归家后煮鱼时却发现火候不当,已盼望着使君乘坐的渔船来到矶边。上到矶头也不需要潮水上涨,争先恐后地用竹缆拉船泥污了衣襟。姑熟溪头敲打大鼓,红抹靴刀、俯首屈膝的士兵涌出来。牙兵像岸边芦苇一样密集排列,森然甲立守护南方的土地。又得到西州谢法曹的支持,他的新作定会流传乐府诗篇。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写送别太平州的次道学士。次道即曾子固。全诗四联,前两联描写送别的环境与气氛;后两联则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情意。
第一联“春浦杨花撩乱飞,春江鲚鱼来正肥”,描绘了春日江面的景色。春浦是地名,这里泛指春日江面。杨花飘舞,春江里肥美的鲥鱼游动,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联“采石新林儿女去,茭白蒲牙艇子归”,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面。采石新林是送别的地点之一。儿女们离开,船儿带着菱白蒲芽驶向家中。
第三联“归令煮鱼不得熟,已望使君船上矶”,表现了作者对太平州知州的美好祝愿。希望知州在船上等待他的到来,不要等太久。
第四联“上矶亦不待潮应,争牵篾缆泥污衣”,表达了对知州到来时间的期盼。即使潮水未至,也要抓紧时间等待,以免耽误行程。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州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五联“姑熟溪头槌大鼓,红抹靴刀趋俯偻”,描绘了姑熟溪头的热闹景象。鼓声隆隆,红靴刀光闪烁,士兵们纷纷赶来,俯首屈膝迎接。
第六联“牙兵可拟岸傍芦,森森甲立雄南土”,描绘了士兵的雄壮形象。士兵们如同岸边的芦苇一样密集排列,森然甲立守护南方的土地。
最后一句“更得西州谢法曹,新咏定多传乐府”是说这次送别又有了新的收获。既得到了西州谢法曹的大力相助,又期待着他们的新作能够流传乐府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