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爱山如洛阳,三杯为歌愁日长。
废基台殿不可识,玉燕旧栖王谢堂。
公来碧瓦起栋宇,罗列图画牙作床。
池头古月城下江,照见万里冰雪光。
江流不尽月不死,寒浪素影东西翔。
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
金陵有美堂
李白热爱山,就像洛阳人爱洛阳。他喝酒三杯就唱歌,愁绪随着日子一天天增长。
废基台殿不可识别,玉燕旧时栖息在王谢堂前。
李白来到后重建了碧瓦红墙的高楼大厦,楼中罗列着图画和象牙制成的床铺。
池头古月城下江,照见万里冰雪的光彩。
江流不尽月亮不消亡,寒浪素影东西飘荡飞翔。
希望您能乐在其中而忘却烦恼,千万不要思乡心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金陵的美景,以及李白在金陵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首句“金陵有美堂”直接点明了地点,即金陵(今南京)。金陵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李白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的风景和文化非常熟悉。
第二句“李白爱山如洛阳”,表达了李白对山水的喜爱。他不仅爱山水,还爱山水中的宫殿和亭台楼阁,认为它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这里的“洛阳”指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因为长安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壮丽的山水园林。
第三句“三杯为歌愁日长”,描绘了李白饮酒作诗的情景。李白喜欢饮酒作诗,常常以酒助兴,借酒消愁。这里的“愁日长”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四句“废基台殿不可识”,描述了金陵的一些废墟或废弃的建筑。这些建筑可能是李白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但现在已无法辨认。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
第五句“玉燕旧栖王谢堂”,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王谢堂。这是一座建于东晋时期、以豪华著称的住宅。李白可能曾在这座豪宅里住过,感受过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奢靡。
第六句“公来碧瓦起栋宇”,描写了李白的到来给金陵带来的变化。他的到来使得金陵的建筑物更加华丽,也带来了新的氛围。这里的“公”指李白自己。
第七句“罗列图画牙作床”,进一步描绘了李白在金陵的生活场景。他的房间内摆放着精美的图画和象牙制成的床上用品,显示出他的富贵和享受。
第八句“池头古月城下江”,形容了金陵夜晚的美丽景色。池头(池边的高地)上的古月和城下的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江”可能指的是长江,是金陵的重要地理标志。
第九句“照见万里冰雪光”,描绘了江水中的月光照亮了万里冰封的景象。这里的“冰雪光”形象地表达了月光下的冰雪之美。
第十句“江流不尽月不死”,表达了对永恒和不变的赞美。江水不断流动,但月亮却永远照耀着大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永恒不变的事物。
第十一句“寒浪素影东西翔”,形容江面上的浪花和月光相互交织的景象。这里的“寒浪”和“素影”都体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感。
第十二句“愿公乐此殊未央”,祝愿李白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这里,享受无尽的美好时光。这里的“乐此”意味着乐于享受这样的生活。
最后一句“慎勿区区思故乡”,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提醒他不要过于沉溺于过去的回忆,要珍惜当下的生活。这里的“慎勿”意味着要小心谨慎,避免沉迷于过去。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美景的描绘和对李白生活情景的回忆,展现了李白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如豪放不羁的风格和对自然美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