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

《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

注释:

  1. 土化吴王甲:意为土地化为了吴王的盔甲,形容战争后的荒芜景象。
  2. 骨朽越王兵:意为骨头腐朽了,变成了越王的军队,暗示着历史的残酷和变迁。
  3. 五月菖蒲草:在农历五月,菖蒲草开始生长,是端午节的象征。
  4. 千年槜李城:指嘉兴的槜李城,历史悠久,历经沧桑。
  5. 蒲根蛙怒嚎:蒲根上的青蛙在鸣叫,声音愤怒而有力。
  6. 城中乌夜鸣:城中的乌鸦夜晚也在鸣叫,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氛围。
  7. 吴越灭已久:指吴国和越国的灭亡已经很久。
  8. 客心空屏营:诗人心中充满了空虚和不安,仿佛被隔离在外。
  9. 落日孤亭间:夕阳西下,诗人孤独地站在亭子里,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
  10. 悠悠钟磬声:悠长的钟声和磬声回荡在空旷的场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人用“土化吴王甲”和“骨朽越王兵”两句,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后的荒凉与死亡。接着,诗人又通过五月菖蒲草和千年槜李城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悠久和时间的无情。最后,诗人以孤独的落日、空荡的亭子和悠扬的钟磬声,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意境,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