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
朝秦暮至吴,嵩华如历冢。
伯乐曾未逢,垂头牧青陇。
今朝顾我鸣,振鬣耳耸耸。
声生秋风悲,已丧荆轲勇。
谁牵驾鸾车,高蹑云雾拥。

【注】赭:赤褐色。西北来:指北方的骏马。天马种:指良马。朝秦暮至吴,嵩华如历冢:指良马早晨从秦国来到吴国,就像经过嵩华山一样。垂头牧青陇:指良马低头放牧在青色的原野上。今朝顾我鸣,振鬣耳耸耸:指良马如今向我鸣叫,昂首高扬着鬃毛耳朵耸动的样子。声生秋风悲,已丧荆轲勇:指良马发出的声音仿佛带着秋风的悲凉,已经丧失了荆轲那种英勇的精神。谁牵驾鸾车,高蹑云雾拥:指谁又能驾驭鸾凤般的马车,高高站在云雾之中呢?

赏析:此诗写良马被弃置,诗人感慨万分。

全诗可分为四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良马被弃置的原因和环境;后十句为第二层,抒发诗人对良马被弃置的感慨;最后四句写良马的不幸遭遇及诗人的希望。

“赭白西北来”,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良马来自北方,有千里之能。“本是天马种”以下六句,写良马被朝廷所弃置。天马是良马的美称,此处用来形容良马,突出其非凡。天马被遗弃,是因为伯乐没有发现它。伯乐是善于鉴别人才的人,他曾经三次见到日行千里的骐骥(即千里马),但都没有认出来,因此后来人们常用伯乐来比喻人才识别者。这里说天马没有被伯乐发现,就象伯乐没有发现千里马一样。“朝秦暮至吴”二句,写天马被朝廷抛弃后的情况。“朝秦暮至吴”是说天马早晨从秦国来到吴国,“嵩华如历冢”是说经过的山川大地就像历山那样多。这两句以夸张手法,描写天马的远道而来和长途跋涉,也暗示天马的辛苦和劳累。“垂头牧青陇”二句,写天马在原野上低头放牧的情景。“垂头牧青陇”,是说天马低头躺在青草原野上。“牧”字写出了它的劳顿与困乏,“垂头”二字则写出了它受惊后的无奈。一个“垂”字,一个“垂”字,既表现了天马的神态,也写出了它的劳顿与困乏。“今朝顾我鸣”,意思是说今日有人来关注我、照顾我了。“振鬣耳耸耸”,意思是说我昂首高仰着头长嘶长鸣。“振鬣”二字,写出了天马的神态威猛,“耳耸耸”写出了天马的昂首长嘶,表现出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的形象。

后六句为第三层,写天马的遭遇及诗人的感慨。“声生秋风悲”,意思是说天马发出的声音,好像带着秋风的悲凉。“已丧荆轲勇”,意思是说天马已经丧失了荆轲那样的英雄豪情。荆轲是战国时著名的刺客,为人慷慨激昂,敢于冒险。他的事迹一直激励着后人。而天马现在却只能发出悲哀之声,失去了荆轲那样的勇猛精神,这使诗人感到惋惜不已。“谁牵驾鸾车,高蹑云雾拥?”意思是说谁能驾驭着鸾凤一般的车子,高高地站在云雾之中呢?“鸾车”是传说中仙人所乘的车,这里借鸾车象征高贵。“高蹑云雾拥”是说它能高高地站在云雾之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天马能够摆脱困境的希望。

这首诗写天马被弃置,诗人感慨万分。诗人以天马自比,抒发了对天马被弃置的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