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露未为霜,秋空已飞雪。
着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
平明开户看,斗觉颓檐洁。
天时莫苍猝,谁预衣裘设。

【注释】

二十五日雪:指二十五日降雪的天气情况。

秋露未为霜,秋空已飞雪:秋天里,露水还未凝结成霜,空中已经飘起了雪花。

着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雪花落在地上,使得树木的树叶更加危险地摇曳,也给丛中的菊花造成了压力而使它们担心被折断。

平明开户看,斗觉颓檐洁:清晨开门一看,只见洁白的积雪把屋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天时莫苍猝,谁预衣裘设:如今天气变化无常,谁能预先准备过冬的衣服呢?

【赏析】

《廿五日雪》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写的一首诗。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拟人,颈联写晴后景色,尾联抒发感慨。全诗写雪,不写雪的美景,而是侧重写雪对草木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心,表达了诗人渴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前四句描写了二十四日晚上至二十五日早晨,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大地,将树枝都压弯了,压断了花枝的情景。

“着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意思是说,大雪落在树枝上,使树枝变得危险,压在草丛中,让菊花担心自己会被压断。“着树”、“压”、“增”、“忧”等字,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威力。而“危”、“折”二字,则写出了菊花对雪的恐惧心理。这两句看似简单,实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后四句描写了雪停之后的景象。首句点明时间,即第二天早晨。次句“平明”二字,点出了时间是破晓时分,此时太阳刚刚升起,光芒万丈。第三句“斗觉”二字,既点明了时间,又表现出诗人看到雪后景象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天时莫苍猝,谁预衣裘设”,意为现在天气变幻莫测,谁能事先做好准备呢?言外之意,是说现在国家政治混乱,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诗人对此深感忧虑。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诗人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写出了一个“雪”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