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
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
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
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算。
夜月上蓬瀛,偷闲举杯看。
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七句,前四句是送别诗常用的起兴手法,以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为起兴;后三句写刁国博赴任通州通判时的情景,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算。最后两句是尾联:夜月上蓬瀛,偷闲举杯看,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答案】

译文:

在古郡郎山下看到你的身影

海上的云遮住了半边天空

太阳从沧海中升起

光芒照耀着砚石

你抱着文书匆匆而来

我正在磨墨准备修改你的文书

我怎能因为自己是海岛之人

就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呢?

朝廷委派我做通守官的职责

不允许我独断专行

恐怕我的才能被误用

百姓劳累而产生祸乱

虽然辛苦劳累很多

但是没有鱼蟹可以计算

夜晚明月高挂在蓬瀛山上,

我趁着空闲举起酒杯欣赏。

因为我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所以离别之时不再感伤叹息。

赏析:

《送通州通判刁国博》这首诗是送别诗。作者先描写送别时的景物,然后抒发自己的情感。首二句“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交代地点与环境。“古郡”指通州城,“郎山”即狼山,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云遮一半”写出天气阴晦,给诗人的送别带来了不便。接着写日出情景:“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阳乌”指早晨的太阳,“沧波”指海水。“光彩临砚桉”形容日出的景象很美。“阳鸟”是古代对太阳的一种称呼,“沧波”是大海。这两句写日出景象之美,衬托出离别之难。接下来写刁国博赴任的情形:“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小吏”指刁国博手下的官员。“抱牍”意为手捧公文。“磨墨为点窜”意思是要修改文书。这句说明刁国博到任后,要处理政务,不能像以往一样悠闲自在。“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的意思是说,怎么能因为自己是个海岛上的小官,就不认真处理公务呢?“岛屿”代指偏远地方,“百事皆漫漫”意谓一切事情都很迟缓,不抓紧办理。这句表明刁国博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意思是朝廷委派我做通守官的职责,不让我一个人说了算。“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这句是说恐怕我的才能被误用,百姓劳累而产生祸乱。“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算”意思是虽然辛勤劳累很多,但却没有鱼蟹可以计算。这句表明作者对刁国博的担忧和忧虑。最后两句:“夜月上蓬瀛,偷闲举杯看。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夜月上蓬瀛”意思是夜晚的月亮高高地挂在蓬瀛山(蓬莱、瀛洲),“举杯看”意思是举起杯子观看月光。“因行计较足”意思是因此我已经很满足了,没有必要再作过多的计较。“少别休兴叹”意思是说,我们这次告别之后就不再见面了,也不必叹息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