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
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
心犹慕渊明,归来醉柴桑。
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注】:
1.长文原甫景仁:即韩维,字维公,号涧泉。
2.永叔:范仲淹,字希文。
3.景仁:张方平,字景仁。
4.邻几:苏轼的别名。
5.持国:苏轼的别号。
6.过饮:指与友人相聚饮酒。
7.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心犹慕渊明,归来醉柴桑。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译文:
秋天的庭院中雨声更加静谧,美丽的菊花色彩斑斓,芬芳四溢。
摆上美酒邀请各位朋友聚会,摘取了最鲜艳的菊花,泡在酒杯里,泛出金黄色的色泽。
内心仍然羡慕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回来后喝得醉醺醺地,在柴桑村中自得其乐。
不去理会世俗的名利得失,只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远离纷扰的仕途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九日重阳节时写的一篇记叙文,记录了与朋友相会的情景。诗中的关键词有“菊”,这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的高洁、清雅和宁静;“酒”,这是文人墨客们常常喜欢的饮品之一;“车马之”,指的是世俗的名利和官场上的纷扰;“柴桑”,是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也是诗人向往之地。
整首诗以描绘秋日的景色为主,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态度。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秋雨时节的景色,后半部分则转向写与好友相聚饮酒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名利的追求。同时,诗人也用“菊”来象征自己的高洁和清雅,用“车马之”来比喻世俗的名利和官场上的纷扰,用“柴桑”来表达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名利的追求。同时,诗人也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