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
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
薄宦身常隔,高怀骨易仙。
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
诗句释义:
- “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习经历的反思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我晚”指自己年岁已长,”初学”指年轻时的学习状态,”惭”表示羞愧或遗憾;”公才”是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又壮年”则表明朋友正处于事业高峰。
- “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描述了一个与友人在山寺共饮的情景,”同盟”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饮”是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行为,“玉溪泉”则可能是他们饮用的山泉水。
- “薄宦身常隔,高怀骨易仙”:这里表达了作者因为公务繁忙而无法频繁相见的遗憾,”薄宦”可能是指微薄的官职,”身常隔”表示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无法在一起,“高怀骨易仙”则是说虽然志向高远,但现实的限制让他难以达到仙人的境界。
- “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这里的”伤心”可能是指作者因为一些不幸的事情感到悲伤,”风作恶”形容恶劣的天气或环境给人带来的伤害,”不助过湖船”则表示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难以得到支持或帮助。
译文:
我年老时感到惭愧于年轻时的学习,你的才华已经如此出众,又处在壮年时期。
我们一同前往山寺,在那里共享玉溪泉的美酒。
我因公务繁忙而经常与你隔离,我的高远志向却如同身体脆弱易于化为神仙。
悲伤的风雨使我难过,却无法为过湖之船提供帮助。
赏析:
这首诗是陈伯量对一位友人的挽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感慨。通过描绘与友人在山寺共饮的美好时光和因公务繁忙导致的分隔,诗人展现了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境遇的无奈和悲哀。整体上,这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