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先猷远,公来应瑞芝。
子能传世业,令欲遍孙枝。
笏盛床应满,端闿橐已持。
挂冠犹进秩,天意卜深知。
【注释】
三桂:指赵知宗。先猷远:远大的谋略。
公:指赵知宗。
子能传世业:你能够将祖辈留下的基业传下来。
令欲遍孙枝:希望子孙遍布四方。
笏(hù)盛床应满:用笏(古代官员用来记事或书写的文具,形似竹简,长二尺,两旁各有耳)装满了书箱。
端闿(kǎi)橐已持:手执书箱准备出仕。
挂冠犹进秩(zhì):辞官仍升官。进秩:升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赵知宗所写的挽诗三首之一,其内容表达了对赵知宗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三桂先猷远”,意为赵知宗具有深远的谋略和远见卓识。三桂,这里指的是赵知宗,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边塞等为主题,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先猷远,即远大的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
第二句“公来应瑞芝”,意为赵知宗的到来如同瑞芝降临一般吉祥如意。瑞芝,即吉祥如意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赵知宗的到来给朝廷带来了好运和吉祥。应,应验,符合。
第三句“子能传世业”,意为他能够继承并弘扬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传世业,即代代相传的事业,这里指赵知宗能够继续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第四句“令欲遍孙枝”,意为他的愿望是将美好的事业延续到自己的子孙身上。令,指赵知宗,他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延续下去,成为子孙们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遍孙枝,即流传到子孙后代,这里表示赵知宗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传承下去。
第五句“笏盛床应满”,意为他将用笏(古代官员用来记事或书写的文具,形似竹简,长二尺,两旁各有耳)装满了书箱。这句话描绘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尊重,也反映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
第六句“端闿橐已持”,意为他的手执书箱准备出仕。端闿,即端庄持重的样子。橐,即箱子。这句话描绘了他即将出仕的决心和勇气。
第七句“挂冠犹进秩”,意为他辞官后仍有望晋升官职。挂冠,即脱下官帽,辞去官职。进秩,即升官,这里指赵知宗辞官后仍然有机会得到晋升。
第八句“天意卜深知”,意为这是上天给予的安排,让他得以深入了解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天意,即天命或天意,这里指命运的安排和预兆。卜,占卜,这里指预测和判断。
整首诗通过对赵知宗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