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
万态争如疏影好,一尊何惜笑颜开。
东君为尔饶先著,俗子逢之倒射回。
莫恨陇寒无驿使,江南冲暖望归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
- “水边得月”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月光倒映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诗意。
- “共楼台”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楼台成为观赏夜景的背景。
- “此处风光可认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认同。
- 万态争如疏影好,一尊何惜笑颜开。
- “万态”指梅花的各种形态,诗人欣赏梅花的姿态各异。
- “疏影”形容梅花的影子稀疏而优美。
- “一尊”指酒或酒杯,这里比喻为一种情感载体。
- “笑颜开”描绘了饮酒赏梅时的愉悦心情,仿佛笑容满面。
- 东君为尔饶先著,俗子逢之倒射回。
- “东君”指的是春天的主宰,春神。
- “饶先著”意味着春天早早地降临,给万物带来生机。
- “俗子”泛指凡人,诗人用它来形容那些庸俗的人。
- “倒射回”形容凡人面对自然的美景时,往往会显得有些局促不自在,反而显得自己的状态不佳,被自然之美所反衬。
- 莫恨陇寒无驿使,江南冲暖望归来。
- 这里的“陇”指陇山,位于陕西南部,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提到的地理标志。
- “驿使”指传递信息的使者,常用来比喻消息、书信等。
- “江南冲暖望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温暖气候的向往。江南气候温暖,适合梅花盛开,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喜爱和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水边”“楼台”“月光”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对“疏影”“笑颜”等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松。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俗子”与自己,以及“陇寒”与“江南冲暖”,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