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真才笔橐声,清朝人物独先生。
从来马老荆州望,可但元公礼部名。
谋帅直须医国手,辍贤何以慰人情。
送春又数春回处,忍更堂堂背我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鼎鼐真才笔橐声

  • 鼎鼐:古代用来煮食物的大锅和大甑,这里比喻宰相或重臣。
  • 真才:真正的才干。
  • 笔橐声:指文采飞扬,如笔袋中的声音,形容文辞华丽。

第二句:清朝人物独先生

  • 清朝人物:指的是唐朝后期的政治环境。
  • 独先生:自称为“先生”,表明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独立和自信。

第三句:从来马老荆州望

  • 荆州:地名,今属湖北省。
  • 马老:这里指马周(字宾王),唐朝名臣,曾官至吏部侍郎。
  • :期望。

第四句:可但元公礼部名

  • 元公:指元稹(779—831年),唐朝著名诗人,曾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
  • 礼部名:指他在吏部任职时受到尊重。

第五句:谋帅直须医国手

  • 谋帅:谋划军务,担任统帅。
  • 直须:只有。
  • 医国手:喻指治理国家的人才。

第六句:辍贤何以慰人情

  • 辍贤:指停止贤能的人。
  • 何以慰人情:用什么来安慰人们的心。

第七句:送春又数春回处

  • 送春:春天离去。
  • 数春回处:寻找春天再次到来的地方。

第八句:忍更堂堂背我行

  • 忍更:忍受。
  • 堂堂:威武的样子。
  • 背我行:离开我而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唐代政治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感慨。诗中的“鼎鼐真才”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才能的重视,而“马老荆州望”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此外,“谋帅直须医国手”和“送春又数春回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盼。最后一句“忍更堂堂背我行”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追随理想而产生的无奈和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是李商隐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