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
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
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
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
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蹶。
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
逝:逝去;东流:向东流淌;易:容易;西没:向西沉没。
白日:太阳;易:容易;没:沉没。
二物:指日月,太阳和月亮。
飘忽:飘浮不定,这里比喻日月的运行无常。
促迫于生人:被世俗生活所逼迫。
昧者:无知的人。
绿鬓成华发:年轻的时候头发是黑色的,现在却变成了花白色。
昧:无知。
终朝:整天。
汩汩:水流声,这里比喻不停地奔波劳碌。
利欲:追求财利的欲望。
沈:埋没。
厥身:自身、自己的身体。
孰若:谁能够?缮:修养、培养。真性:本性。
自固灵骨:保护自己的精神和灵魂。
赏析:《古意十四首》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名利虚幻的认识。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日月的运行与人的一生进行了比较,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名利的虚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精神独立和自由的追求,呼吁人们要珍惜时间,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