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高铃自语,碑断苏成文。
老树擎凉月,初荷卷湿云。
萤飞临水见,犬吠隔篱闻。
静对高僧坐,无眠到夜分。
水阳精舍
塔高铃自语,碑断苏成文。
老树擎凉月,初荷卷湿云。
萤飞临水见,犬吠隔篱闻。
静对高僧坐,无眠到夜分。
译文:
水阳寺的精舍,塔高风铃自语传声,碑石断裂显露苏东坡的文章。
古树擎起凉爽的月光,新荷叶轻轻卷动湿润的云。
萤火虫飞舞在水边,犬吠声隔着竹篱传来。
静坐高僧旁,不觉夜色深,直到深夜时分。
注释:
- “水阳”:地名,可能是一个寺庙的名称。
- “精舍”:古代建筑中供僧人居住和修行的场所。
- “塔高”:指水阳寺的高塔。
- “铃自语”:指风铃随风而响,似乎在自言自语。
- “碑断”:指石碑断裂,暗示历史变迁或自然磨损。
- “苏成文”:苏轼的文集。
- “老树”:指年代久远的树木。
- “擎”:托举。
- “凉月”:清凉的月亮。
- “初荷”:初生的荷叶。
- “卷”:展开。
- “萤飞”:萤火虫飞舞。
- “临水见”:在水边看到。
- “犬吠”:狗叫声。
- “隔篱”:隔着竹篱。
- “高僧”:佛教僧侣。
- “无眠”:无法入睡。
- “夜分”:深夜时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水阳寺精舍的宁静与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每个意象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如“塔高铃自语”、“碑断苏成文”、“老树擎凉月”等,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碑断”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萤飞”则象征着夜晚的生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