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访遗基,扁舟宿烟渚。
水净写天形,山空答人语。
风篁自成韵,霜叶纷如雨。
寒亭暮响清,饥猿夜啼苦。
疑将洞府接,似与人寰阻。
不羡重城中,喧喧听笳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以诗人访古寻幽的兴致为线索,从舟行烟渚、宿泊山寺,到夜宿寒亭和饥猿哀鸣,把诗人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喜所悲抒发出来。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将诗人的心境和景物的意境表现得十分真切。

首联“乘兴访遗基,扁舟宿烟渚。”诗人泛舟访古,心情舒畅而兴奋。诗人乘着兴致,来到一处荒废已久的遗址前,停船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这里便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颔联“水净写天形,山空答人语。”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游览中见到的景象。诗人看到水面清澈,可以看见天上的星辰;山上空阔,可以听到人的说话声。这里的“写”字用得极为贴切、生动,它写出了诗人通过眼前景象来想象天上星辰的奇妙感觉。同时,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之美的赞叹。

颈联“风篁自成韵,霜叶纷如雨。”诗人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地方,这里是一片竹林。诗人看到竹子随风摇曳,发出一种独特的声响,仿佛是在演奏一曲优美的乐曲。同时,这里的落叶纷纷扬扬地落下,宛如一场秋雨洒满大地。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世界之中。

尾联“疑将洞府接,似与人寰阻。”诗人继续沿着山路前行,来到了一个幽深的山洞里。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仿佛已经离开了人间世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联“不羡重城中,喧喧听笳鼓。”诗人终于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城市中,这里有热闹的市集和喧嚣的人群。然而,诗人却没有被这些繁华所迷惑,反而感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充满喧嚣的地方,去寻找一个更加宁静的角落。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山水、风竹、霜叶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将这种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