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成雁塔,俄赴积薪焚。
静夜眈眈影,疑来护刻文。
注释:
华亭:指顾炎武,他曾任华亭县令。百咏:指各种诗歌的题材或体裁。顾亭林:顾炎武,字景范,号宁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诗人、散文家。雁塔:唐代长安城的一座著名建筑,因建有雁塔而得名。积薪:堆积的柴草。焚:烧。静夜:寂静的夜晚。眈眈:形容凝视的样子。影:影子。疑来:好像要过来一样。护刻文:守护着刻在碑上的铭文。
赏析:
这首诗是顾炎武在任华亭知县时所作,描绘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人民的责任感。
第一句“辛勤成雁塔”,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雁塔是唐代长安城的一座著名建筑,因为建有雁塔而得名。这里的“辛勤”二字,既表现了他为官时的勤奋努力,也暗示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忧虑。
第二句“俄赴积薪焚”,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为民请命的决心和勇气。“俄”字表明时间紧迫,“赴”字展现了他的果断行动。而“积薪焚”则是形象地比喻了人民遭受的苦难,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种现状的不满和愤怒。
第三句“静夜眈眈影,疑来护刻文”,则是通过对月光下的人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民的保护和关爱。“眈眈”形容目光炯炯,“疑来”则表示他的担忧和恐惧。而“护刻文”则是指他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保护,体现了他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和责任。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