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西风至,郊原岁事成。
雨馀虹影落,云霁露华清。
唧唧蛩鸣夜,飘飘雁度晴。
登临多物色,笔落竞纵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在逍遥堂所作,共五首,每首诗均有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堂上西风至,郊原岁事成。
- “堂上”指的是逍遥堂,“西风至”描述的是秋天来临的景象;“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原野,“岁事成”指年终时收获的情景。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西风吹过,原野上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
- 雨馀虹影落,云霁露华清。
- “雨馀”表示雨后,“虹影落”是指彩虹的倒影落在水面或者地面上;“云霁”表示天空放晴,“露华清”则是指露水晶莹如玉。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雨后晴朗、彩虹和露水交织的美丽景色。
- 唧唧蛩鸣夜,飘飘雁度晴。
- “唧唧”形容蟋蟀的声音,“蛩鸣夜”指秋夜蟋蟀的叫声;“飘飘”形容大雁在空中飞的样子。这句话描述了夜晚蟋蟀的鸣叫和大雁飞行的场景。
- 登临多物色,笔落竞纵横。
- “登临”指登高远望,“物色”指的是景物的色彩;“笔落竞纵横”形容文思泉涌,笔锋犀利,文章写得非常出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登上高楼远望美景后,内心激动、文思飞扬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