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携共到习家池,云水为裳芰制衣。
鱼戏轻船浮枕簟,鸥随落日下汀矶。
岸巾已得杯中趣,横吹如从天外飞。
野性每来应未厌,骊驹宁复赋言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水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吏隐亭会集
招携共到习家池,云水为裳芰制衣。
鱼戏轻舟浮枕簟,鸥随落日下汀矶。
岸巾已得杯中趣,横吹如从天外飞。
野性每来应未厌,骊驹宁复赋言归。

注释:

  • 吏隐亭会集:指在吏隐亭聚会。
  • 招携:邀请。
  • 共到习家池:一起到达习家池。
  • 云水为裳:形容水面上漂浮的水云。
  • 芰制衣:用菱角制成的衣服。
  • 鱼戏轻船:鱼儿在水中嬉戏。
  • 浮枕簟:浮动在枕头和席子之间。
  • 鸥随落日:随着夕阳落下,鸥鸟也随之飞走。
  • 汀矶:水边小石。
  • 岸巾:指船边的布巾。
  • 横吹:即横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
  • 天外飞:形容声音从天空传来。
  • 野性:指自然之美。
  • 骊驹:古代称送别时所乘的马。
  • 赋言归:赋诗表达回家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吏隐亭会集”点明了诗作的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于习家池的情景。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诗人以“云水为裳”,“鱼戏轻舟”,“鸥随落日”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习家池的自然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作所描述的景色之中。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这种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