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连风洞,精蓝两洞前。
山高易藏日,树老不知年。
板有华宗什,名留少傅篇。
烟波门外境,寂寞变桑田。

【解析】

“游风水洞”是首联,写诗人游玩水洞的情景。首句中的“连”字,既写出了两洞之间的联系,又写出了两洞相连的气势。颔联中“精蓝”二字,写出了水洞的神秘和美丽,“华宗什”和“少傅篇”则写出了水洞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颈联中“山高易藏日,树老不知年”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物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人应该像山一样高大,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人要像树一样长寿、耐久,才能真正体会岁月的变迁、人生的沧桑。尾联中“烟波门外境,寂寞变桑田”这两句,既写出了水洞外景色的迷人之处,也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

【答案】

译文:

水洞连着风洞,两个洞前都有美丽的景色。

高山上的太阳容易隐藏,树上的老叶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个春秋。

板壁上有华宗什的题记,名留千古的少傅篇记载了许多往事。

烟波浩渺,门外的景色如诗如画,而这里却变得荒凉,变成了一片桑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水洞的诗。全诗通过描绘水洞内外景色的变化来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慨。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水洞”。诗人先从整体上勾勒出水洞的宏伟壮丽,然后从局部上描绘出水洞的神奇美妙,最后用一“连”字将二者联系起来,使整幅画面充满了灵动之感。“连”者,相连接之谓也,此乃虚词,用以表达诗人对两洞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映衬的感受。同时“连”字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美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颔联中“精蓝”二字,既写出了水洞的神秘和美丽,又表现出水洞内水流湍急、变幻莫测的特点,同时暗含了水的深邃、广阔之意以及水对万物的滋养之功。“华宗什”和“少傅篇”则写出了水洞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华宗”一词表明水洞与水有关,是水的发源地或聚集地;“什”字则表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少傅篇”则是古代文人学士留下的诗文作品,说明其文化内涵之丰富。

颈联中“山高易藏日”“树老不知年”,既是对前面景物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人应该像山一样高大,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人要像树一样长寿、耐久,才能真正体会岁月的变迁、人生的沧桑。”

尾联中“烟波门外境,寂寞变桑田”这两句,既写出了水洞外景色的迷人之处,也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烟波”、“门境”都给人以朦胧之感,“桑田”一词让人联想到沧海桑田,由此可以引发人们的想象,人们会想,那水洞外是否也有类似的美景呢?那水洞外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这些美景是否也会像这里一样发生巨变呢?

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