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亭前秋水深,思韩亭下木成林。
一生不得文章力,且向潮阳度岁阴。

【注释】

叠翠亭:在潮州韩江边的一个小山丘上,有一座亭。秋水深:秋天的潮州河水涨潮时很清,退潮时水很浅。韩亭:即思韩亭,在广东潮州城东门外。木成林:指林木丛生。韩江,即韩江,古称韩流,是珠江的一条支流,自广西桂林流入广东境内,经汕头、潮州,到福建厦门入海。潮阳:在今广东省潮州市。度岁阴:度过寒冬。岁阴,指冬天。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诗人当时在潮州任官,因不满官场生活而作此诗。

“叠翠亭前秋水深,思韩亭下木成林。”首句点题,写诗人站在叠翠亭前远眺,看见江边树木葱郁茂密,绿意盎然,映衬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景色非常秀丽。第二句写思韩亭。诗人站在叠翠亭上眺望远方,只见思韩亭下一片树林。这两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叠翠亭和思韩亭周围的景色,为下面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生不得文章力,且向潮阳度岁阴。”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因为自己没有写作文的能力,所以只能去潮阳过冬。诗人借自己的遭遇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对才华不能施展深感遗憾。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能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读后感同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