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听潺湲,蒙茸冒沙石。
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
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
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
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
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
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
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
我来纵雄观,神意了莫逆。
心镜净表里,坐久万籁息。
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
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
胜缘在山闲,每至忽有得。
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的字数都相同,都是七个字。

第一句“沿途听潺湲”,意思是一路上听着潺湲的流水声。潺湲(chuán yuán)是一种水流的声音,常常用来形容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第二句“蒙茸冒沙石”,意思是一路上覆盖着茂密的草地和岩石。蒙茸(méng róng)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沙石(shā shí)是指沙子和石头,这两句一起描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

第三句“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意思是不知道这座山脚下有千里之遥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四句“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意思是清澈的湖水就像是光明的宫殿,而湖底的石头又像是明亮的心印。这句诗描绘了湖面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意思是细小的石头散发着香气,清澈的水使得周围的树林更加翠绿。这两句描写了山水之间的相互映衬,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六句“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意思是太清的天空没有潜伏的鱼,但即使是最弱小的力量也能发挥作用。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法则中的平衡和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和感悟。

第七句“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意思是玉龙从苍凉的峡谷中飞出来,它的力量强大得无法匹敌。这是一句比喻,用玉龙来象征英勇的力量或者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第八句“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意思是狂风暴雨突然袭来,众人齐心协力地奋力抵抗。这句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韧,也表现了他对于团队协作的重视。

第九句“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意思是坐在船上的人们掀起了波涛,船底踩到了雷鸣般的巨响。这句描绘了海上旅行的惊险刺激,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冒险精神的追求。

第十句“我来纵雄观,神意了莫逆”,意思是我来纵情观赏这壮丽的景象,心情豁达得无以复加。这是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也表现了他内心的自由和豁达。

第十一句“心镜净表里,坐久万籁息”,意思是我的心像镜子一样明亮,内外清净,静静地坐着,连外界的噪音都没有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第十二句“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意思是我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平淡的生活,就像春天融化的冰雪一样。这句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传达了他对于自然和心灵的和谐统一。

第十三句“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意思是我在这里闲住,想象着古代的贤人刘宾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和品德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第十四句“胜缘在山闲,每至忽有得”,意思是美好的缘分就在于山间的闲适,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有所领悟。这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也传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十五句“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意思是我用什么来感谢山神,只能通过诗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激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