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平等视青州,不佛不仙仍不侯。
满树丝萝天富贵,半窗水墨月风流。
皆云临济具双眼,且放东坡出一头。
劈画尚能千百岁,须臾一笑跨商周。
【注释】
- 次周尚书:指周邦彦,字美成,南宋词人。八首:此指《八声甘州》中的八首。
- 平原:指北宋名相王安石的故乡,今属河南省。
- 青州:今山东省临朐县。
- 不佛不仙:佛家、道家和儒家都讲究“无为而治”,但佛家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道教注重长生久视,儒家则是重视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三者都是超脱尘世,追求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神仙人物。
- 丝萝:即藤萝,一种蔓生植物,常绿,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天富贵:天上的富贵。
- 水墨月风流:用水墨画描绘的月光下的美丽风景。
- 临济:禅宗五宗之一,以顿悟为主,认为只要心性纯净,即可顿悟成佛。
- 东坡:即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劈画:指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将颜料直接涂抹在纸上,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饱满。
- 商周:指商朝和西周,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通过赞美周邦彦的作品,抒发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次周尚书八首”表明了这是一首赞美周邦彦的作品。次周尚书指的是周邦彦,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词作在当时就被誉为是佳作。
颔联“平原平等视青州,不佛不仙仍不侯”描述了平原平视青州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周邦彦作品的赞赏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颈联“满树丝萝天富贵,半窗水墨月风流”则进一步描绘了周邦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周邦彦作品中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景象的感悟和欣赏之情。
尾联“皆云临济具双眼,且放东坡出一头”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周邦彦的作品。临济和东坡都是指佛教禅宗中的两位高僧,他们都有一双慧眼,能够洞察世事。在这里,作者将周邦彦比作临济和尚,表示他具有一双慧眼,能够在词中看到人生的真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周邦彦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尾联“劈画尚能千百岁,须臾一笑跨商周”则进一步描绘了周邦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周邦彦作品中的艺术风格,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风格的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