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莫道去年曾算了,从知祸福逐年移。

【注释】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是唐代著名诗人滕王李渊的别墅。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李渊为新建县令时,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滕王阁宴集僚佐、文人墨客赋诗,并作《滕王阁序》。后因重阳节与滕王阁相联系,历代诗人骚客常以滕王阁作为题咏之所。

滕王碑: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大唐中兴颂》。此碑原在长安大明宫内,后来移至滕王阁。

算:计算。

从知祸福:知道什么是祸,什么是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紧扣题目“赠谈命韩东野”,首句写滕王阁遇风送春景;次句点出滕王阁的雷鸣和荐福碑的震响,借古讽今,抒发自己对人生命运的看法;末句说明“去年”已将“算”定好,因此“从知祸福逐年移”。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耐人玩味。

第一句写景。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东岸。这里山势雄伟,风景优美,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之美誉。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偶遇一阵微风,吹拂着亭台楼阁,送来了阵阵花香。滕王阁正逢其时,恰值春暖花开,景色宜人。于是“时来”两句,便自然引出。

第二句议论。“运去”两句,作者借用历史典故,表明自己的观点:一切皆由天命决定,人事无常,不可强求。所谓“运气”,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而“运去”者,则指一个人的运数已经到头了。作者在这里用典,意在表明他的人生观念:一切荣辱得失,皆由命运决定,不可强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悲观和无奈。因为在他看来,一切都已注定好了,所以无需再去追求什么。然而,这种观点却是消极的。因为命运并非完全由天命决定,而是受到个人的努力、机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句抒情。“莫道去年曾算了”,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看法:去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必再去纠结它。因为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作者并不因此而放弃努力。相反,他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命运,相信一切都将如期而至。

第四句议论,“从知祸福逐年移”,作者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看法:祸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因此,不要过于执着于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是要看到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这种观点既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又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的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滕王阁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学识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