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得冬残是野梅,依然春傍柳边回。
不知鬓影星星去,只道年光恰恰来。
喜为农占秋有廪,懒于僧问劫经灰。
历头且复从今数,笑口都能几度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颢的次韵诗《次韵程判院春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催得冬残是野梅,依然春傍柳边回。
  • “催得冬残”意味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 “野梅”指的是田野中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依然春傍柳边回”意味着虽然春天即将到来,但柳树仍然围绕着春天,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1. 不知鬓影星星去,只道年光恰恰来。
  • “不知鬓影星星去”意味着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仿佛星星一样。
  • “只道年光恰恰来”意味着人们以为一年的时间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就像时钟上的指针正好指向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1. 喜为农占秋有廪,懒于僧问劫经灰。
  • “喜为农占秋有廪”意味着因为丰收的希望而感到喜悦。
  • “懒于僧问劫经灰”意味着对于僧人询问如何度过苦难的事情感到厌倦。
  1. 历头且复从今数,笑口都能几度开。
  • “历头”是指日历上的日子,这里指代每一天。
  • “从今数”意思是从现在开始计算。
  • “笑口都能几度开”意味着希望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人们期待已久的春天终于到来了。诗中通过描绘田野中的梅花、柳树以及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满足。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对于农事的收获感到欢喜,而对于僧人询问如何度过苦难的事情感到厌倦,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