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得冬残是野梅,依然春傍柳边回。
不知鬓影星星去,只道年光恰恰来。
喜为农占秋有廪,懒于僧问劫经灰。
历头且复从今数,笑口都能几度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颢的次韵诗《次韵程判院春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 催得冬残是野梅,依然春傍柳边回。
- “催得冬残”意味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 “野梅”指的是田野中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依然春傍柳边回”意味着虽然春天即将到来,但柳树仍然围绕着春天,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不知鬓影星星去,只道年光恰恰来。
- “不知鬓影星星去”意味着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仿佛星星一样。
- “只道年光恰恰来”意味着人们以为一年的时间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就像时钟上的指针正好指向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 喜为农占秋有廪,懒于僧问劫经灰。
- “喜为农占秋有廪”意味着因为丰收的希望而感到喜悦。
- “懒于僧问劫经灰”意味着对于僧人询问如何度过苦难的事情感到厌倦。
- 历头且复从今数,笑口都能几度开。
- “历头”是指日历上的日子,这里指代每一天。
- “从今数”意思是从现在开始计算。
- “笑口都能几度开”意味着希望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人们期待已久的春天终于到来了。诗中通过描绘田野中的梅花、柳树以及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满足。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对于农事的收获感到欢喜,而对于僧人询问如何度过苦难的事情感到厌倦,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