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声名十五年,鸡林副墨竞流传。
诸生定满升堂履,独冷何愁坐客毡。
预恐上方催给札,便应西笑去朝天。
君王若问安边策,上药良医有十全。
诗词名句“太学声名十五年,鸡林副墨竞流传。”出自宋代诗人许及之的《送郑廷玉教授之官邵武》。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诗中第一句: “太学声名十五年”, 这里的“太学”指的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十五年”则暗示了郑廷玉教授在太学中求学和研究的时间长,达到了十五年。这一句通过“声名”二字,表达了郑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声誉。
诗句第二句:“鸡林副墨竞流传。”中的“鸡林”可能是指出产墨的地名,或者是比喻学问、技艺的传播之地,这里指代学问或技能的广泛传播。”副墨”则可能指的是郑教授的副业或者兼职工作,而“竞流传”则强调了这种副业或技艺的普及和流行。这句话描绘了郑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高深的造诣,同时也能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
诗中第三句:“诸生定满升堂履。”这里的“诸生”泛指学生,”定满升堂履”则形象地描绘了学生们学业完成,能够步入社会的情景。这一句反映了教育的普及和成功,也表达了对学生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第四句:“独冷何愁坐客毡。”中的“独冷”可能指的是环境或个人处境的艰辛,“何愁坐客毡”则表示即便面临困难,也不失为一种豪情壮志的表现。这句诗展现了郑教授面对逆境的从容态度,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诗中第五句:“预恐上方催给札,便应西笑去朝天。”这里的“上方”可能指的是上级或朝廷,”催促给札”则意味着有重要的任务或使命需要他去执行。”西笑去朝天”则表达了一种乐观和自信的态度,即使面对压力和挑战,也准备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诗末:“君王若问安边策,上药良医有十全。”这里的“上药良医”可能指的是高超的医术或高明的策略,“十全”则意味着完美无缺。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向君王提出的建议或请求,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和民众幸福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智慧和远见。
《送郑廷玉教授之官邵武》不仅是一首赞美学者才华横溢的诗,也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民族未来寄予厚望的诗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意象,成为宋代诗歌史上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