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南宫著作庭,历阶亦合侍承明。
乞身只拟分符去,持节何妨衣锦行。
道在不孤知己旧,才难偏怆语离情。
极知便下思贤诏,其奈巴江白发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送范南宫守彭归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节:
起草南宫著作庭,历阶亦合侍承明。
注释:
- “南宫”指的是皇帝在京城的住所,这里代指皇宫。
- “著作庭”指的是朝廷中负责撰写文书、记录朝政的地方。
- “历阶”意即经过台阶,形容地位的提升。
- “侍承明”意即在皇宫内侍奉明君。
赏析:
此节表达了范南宫即将离开京城去到彭州(今四川省彭州市)担任太守的情景,以及他在此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升迁和变化。
第2节:
乞身只拟分符去,持节何妨衣锦行。
注释:
- “乞身”是指主动请求退休。
- “分符”是指古代官员领取代表其官职的玉符。
- “衣锦”意即穿着华丽服饰,此处用来比喻官服。
- “持节”是指拿着符节,作为出使或调动的命令。
赏析:
这一句表明范南宫准备辞去官职,但并不妨碍他在离职时穿着锦绣华服。这反映了他对即将离别的官场生涯的态度,既表现出了对职责的尊重,也透露出一种潇洒自在的情怀。
第3节:
道在不孤知己旧,才难偏怆语离情。
注释:
- “道在”意为道理、原则存在。
- “不孤”意即不会孤单,表示有知己朋友支持。
- “知己旧”指的是与自己有深交的人。
- “才难偏怆”意即才能高深的人往往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的才华常常被误解或不被理解。
- “语离情”意即表达离别之情。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南宫的深深祝福,希望他能在官场上不感到孤单,因为还有旧日的朋友和知己的支持。同时,作者对范南宫感到的才能难以被理解的困境表示同情,并希望他能超越这种孤独感,保持自己的才华不被埋没。
第4节:
极知便下思贤诏,其奈巴江白发生。
注释:
- “思贤诏”意即皇帝下旨在寻找贤才的诏书。
- “巴江白发生”出自杜甫的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岳阳城下潇湘水,为问君来几度寒?”其中“白发生”用来形容白发,暗喻年老多病。
赏析:
最后一句是对范南宫的祝福和勉励。尽管知道他即将得到皇帝的提拔,但作者仍然担忧他的未来,因为他可能会像杜甫那样年老体衰。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希望范南宫能够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抱负。